嶽伯家君學校呈舉鄉賢

金殿賜題壯歲名,還舟小試武塘城。 六年粉署留邊策,兩郡甘棠表宦程。 澤沛旬宣同海潤,法摶霜月徹霄明。 歸來幽伴雙琴鶴,尤樹儒林古淡聲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金殿賜題:在朝廷的考試中獲得題目,指科舉考試中獲得功名。
  • 壯歲名:年輕時獲得的聲名。
  • 還舟:乘船返回。
  • 武塘城:地名,具體位置不詳,可能指某地的城池。
  • 粉署:古代官署的別稱,這裏指官職。
  • 邊策:邊疆的政策或策略。
  • 甘棠:古代傳說中的一種樹,常用來比喻官員的政績。
  • 宦程:仕途,官吏的生涯。
  • 澤沛:恩澤廣泛,比喻施政的恩惠。
  • 旬宣:十日一宣,古代官員定期向朝廷報告政績。
  • 海潤:比喻恩澤廣大如海。
  • 法摶:法律的執行。
  • 霜月:農曆九月,這裏可能指嚴明的法律。
  • 徹霄明:照亮夜空,比喻法律的公正無私。
  • 雙琴鶴:指隱居生活的伴侶,琴與鶴常被視爲隱士的象徵。
  • 儒林:指儒家學者或儒家學術界。
  • 古淡聲:古代的淡泊之聲,指儒家學者的清高態度。

翻譯

在朝廷的考試中年輕時就獲得了聲名,乘船返回小試武塘城。六年的官職生涯中留下了邊疆的政策,兩地的政績如甘棠樹一樣標誌着他的仕途。施政的恩惠廣泛如海,法律的執行嚴明如霜月照亮夜空。歸來後與琴鶴爲伴,尤其在儒家學術界中保持着古代的淡泊之聲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區元晉的仕途生涯及其對儒家文化的堅守。詩中通過「金殿賜題」、「粉署留邊策」等詞句,展現了詩人在政治上的成就和對國家邊疆政策的貢獻。同時,「甘棠表宦程」、「澤沛旬宣」等表達了他的政績和施政的廣泛恩惠。最後,「歸來幽伴雙琴鶴」、「尤樹儒林古淡聲」則體現了詩人對儒家文化傳統的尊重和追求,以及對隱逸生活的嚮往。整首詩語言典雅,意境深遠,既展現了詩人的政治抱負,也表達了他對文化傳統的深厚情感。

區元晉

區元晉,字惟康。新會人。越子。明世宗嘉靖四年(一五二五)舉人。官雲南鎮南知州,晉福建興化府同知。著有《見泉集》。清溫汝能《粵東詩海》卷二一、清道光《廣東通志》卷二七四等有傳。區元晉詩,以附於明萬曆四十四年刻區越撰《鄉賢區西屏集》之《區奉政遺稿》爲底本,參校一九五四年重印《區西屏見泉二公合集》中之《奉政區見泉公遺集》。 ► 47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