順昌縣途中用壁間韻感述

秧萎憂嚴寒,蛙驕喜綿雨。 溜聲聽轉長,霽色望偏苦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(wěi):枯萎,凋謝。
  • 嚴寒:非常寒冷。
  • :驕傲,這裏指蛙鳴聲大而得意。
  • 綿雨:連綿不斷的雨。
  • 溜聲:水流聲。
  • 轉長:變得更長,這裏指水流聲持續不斷。
  • 霽色:雨後天晴的景象。
  • 望偏苦:期待卻感到痛苦。

翻譯

秧苗因嚴寒而枯萎,我憂心忡忡;蛙兒卻因連綿細雨而歡鳴,顯得得意洋洋。水流聲在耳邊持續不斷,我聽着它越來越長;而當我望向雨後天晴的天空,心中卻充滿了苦澀的期待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通過對比秧苗與蛙兒的反應,生動地描繪了自然界中不同生物對天氣變化的敏感性。秧苗因嚴寒而受損,反映了作者對農作物生長的擔憂;而蛙兒在綿雨中的歡鳴,則展現了自然界的生機與活力。後兩句通過對水流聲和霽色的描寫,表達了作者對天氣變化的複雜情感,既有對雨後美景的期待,也有對農作物受損的憂慮,情感豐富而深刻。

區元晉

區元晉,字惟康。新會人。越子。明世宗嘉靖四年(一五二五)舉人。官雲南鎮南知州,晉福建興化府同知。著有《見泉集》。清溫汝能《粵東詩海》卷二一、清道光《廣東通志》卷二七四等有傳。區元晉詩,以附於明萬曆四十四年刻區越撰《鄉賢區西屏集》之《區奉政遺稿》爲底本,參校一九五四年重印《區西屏見泉二公合集》中之《奉政區見泉公遺集》。 ► 47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