閩中王指揮報捷來金陵就送其歸
跨錦韉,佩龍泉。豹韜鳴鏑懸,玉玦鉤重弦。手提髑髏血漣漣,走報捷音丹陛前。
見殺賊酋長,天顏喜回春?盎。金幣出內帑,三級崇資並加賞。
亟還撫輯,要解民煩冤,毋徒誅夷,有乖優恤恩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註釋
- 錦韉:裝飾華麗的馬鞍。
- 龍泉:古代名劍,此處指寶劍。
- 豹韜:古代兵書《六韜》中的一篇,此處指兵法。
- 鳴鏑:響箭,古代用於指揮戰鬥。
- 玉玦:古代射箭時套在拇指上的玉製護指。
- 髑髏:死人的頭骨。
- 漣漣:形容水滴或淚水連續滴落的樣子,此處形容血跡斑斑。
- 丹陛:紅色的臺階,指皇宮中的臺階。
- 天顏:皇帝的面容。
- ?盎:形容春意盎然,生機勃勃。
- 內帑:國庫中的錢財。
- 資:此處指官職或榮譽。
- 撫輯:安撫和團結。
- 煩冤:煩惱和冤屈。
- 誅夷:誅殺和夷平。
- 優恤:優待和撫卹。
翻譯
騎着裝飾華麗的馬鞍,佩帶着寶劍。兵法精妙,響箭在空中迴響,玉製的射箭護指緊扣着重弦。手中提着敵人的頭骨,血跡斑斑,奔跑着向皇宮報告勝利的消息。
看到被殺的敵軍首領,皇帝的面容如同春天般生機勃勃,喜氣洋洋。國庫中的金幣被取出,官職和榮譽一同被提升並加以賞賜。
急忙回去安撫和團結民衆,要解除他們的煩惱和冤屈,不要只是簡單地誅殺和夷平,以免辜負了優待和撫卹的恩典。
賞析
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將軍凱旋歸來的場景,通過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語言,展現了戰爭的殘酷與勝利的喜悅。詩中「髑髏血漣漣」一句,既表現了戰鬥的激烈,也暗示了將軍的勇猛。後文提到皇帝的喜悅和賞賜,以及對將軍的期望,體現了朝廷對戰功的重視和對民生的關懷。整首詩節奏緊湊,情感飽滿,既是對英雄的讚歌,也是對和平的嚮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