次管時順韻

· 陶安
四海何人有魯連,幾時樂土似堯年。 錦江雪浪浮雲外,黃鶴風煙戰馬前。 與子飄然同桂楫,昨宵忽爾夢芝田。 從來建業興龍地,莫學稽山掉酒船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魯連:指魯仲連,戰國時期齊國的著名辯士,這裡借指有才能的人。
  • 堯年:比喻太平盛世。
  • 錦江:河流名,位於四川省成都市。
  • 黃鶴:指黃鶴樓,位於湖北省武漢市。
  • 桂楫:用桂木制成的船槳,這裡指船。
  • 芝田:傳說中仙人種芝草的地方,這裡指仙境或美好的地方。
  • 建業:古地名,即今南京市。
  • 稽山:山名,位於浙江省紹興市,與著名的“稽山鋻水”相關,這裡指飲酒作樂的地方。

繙譯

在這四海之內,何処能找到像魯仲連那樣的人才?何時才能有如堯帝時代那般的太平盛世。錦江上的雪浪倣彿飄浮在雲外,黃鶴樓的菸霧在戰馬前繚繞。與你一同乘著船衹飄然而行,昨夜突然夢見那仙人種植芝草的田地。自古以來,建業就是興龍之地,不要學那些在稽山掉酒船上飲酒作樂的人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通過對魯仲連和堯年的曏往,表達了對人才和太平盛世的渴望。詩中描繪的錦江雪浪和黃鶴風菸,搆建了一幅壯濶而又略帶憂鬱的畫麪,反映了詩人對時侷的感慨。後兩句則通過夢境與現實的對比,抒發了對理想與現實的思考,以及對建業這一歷史名地的贊美,同時警示人們不要沉溺於無謂的享樂之中。整首詩語言凝練,意境深遠,展現了詩人對時代和人生的深刻洞察。

陶安

明太平府當塗人,字主敬。元順帝至正四年舉人。授明道書院山長,避亂家居。朱元璋取太平,安出迎,留參幕府,任左司員外郎。洪武元年任知制誥兼修國史,尋出任江西行省參知政事,卒官。有《陶學士集》。 ► 859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