詠鳧山

· 陶安
鳧山蒼蒼,魯邦是瞻。 篤生哲人,蹈德有嚴。 雍容儒紳,典教於學。 政府遴才,資其謀度。 河渠有書,兵戎有樞。 乃振憲綱,乃乘倅車。 開省東南,坐籌賓幄。 股肱碩輔,聞言是諾。 浙司之鹺,國賦倚重。 帝眷老臣,副予寵用。 煮鹹於海,民勞不諮。 公善理財,毋敢或欺。 匪衡益平,匪鑑益明。 利周於物,幣貢於京。 視彼貪虐,斂害於民。 怨詈滿途,亦獨何人。 豈弟君子,不忮不求。 豈弟君子,不剛不柔。 魚臺仰止,遙遙我心。 駕言旋歸,懷其德音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鳧山:山名,位於今山東省魚臺縣。
  • 魯邦:指魯國,古代國名,位於今山東省一帶。
  • 篤生:指誕生。
  • 哲人:指有智慧的人。
  • 蹈德:遵循道德。
  • 儒紳:指儒者,即儒家學者。
  • 遴才:選拔人才。
  • 謀度:謀劃和度量。
  • 憲綱:指法律和綱紀。
  • 倅車:副車,古代官員的副車。
  • 開省:指設立行省,即中央政府在地方設立的行政機構。
  • 股肱:比喻重要的輔佐人員。
  • 碩輔:指重要的輔佐官員。
  • :鹽。
  • 帝眷:皇帝的眷顧。
  • 煮鹹:指製鹽。
  • 理財:管理財務。
  • 匪衡:不是衡量。
  • :鏡子,比喻明察。
  • 幣貢:指貨幣的貢品。
  • 貪虐:貪婪和殘暴。
  • 怨詈:怨恨和咒罵。
  • 豈弟:豈不是,表示反問。
  • :嫉妒。
  • :貪求。
  • 剛柔:剛強和柔和。
  • 魚臺:地名,位於今山東省魚臺縣。
  • 仰止:仰望。
  • 駕言:駕車。
  • 旋歸:返回。
  • 德音:美好的名聲。

翻譯

鳧山蒼蒼,我仰望着魯國的方向。 誕生了智慧的人,他們嚴格遵循道德。 儒者們溫文爾雅,在學府中教授經典。 政府選拔人才,依賴他們的謀劃和度量。 河渠有書,兵戎有樞。 於是振興法律和綱紀,乘坐副車。 在東南設立行省,坐在賓幄中籌劃。 重要的輔佐官員,聽到建議便承諾。 浙江的鹽,是國家賦稅的重要來源。 皇帝眷顧老臣,賜予寵信和重用。 在海邊製鹽,百姓辛勞而不抱怨。 公善於理財,不敢有絲毫欺騙。 不是衡量更公平,不是鏡子更明亮。 利益遍佈萬物,貨幣貢品送到京城。 看到那些貪婪和殘暴,對民衆造成傷害。 怨恨和咒罵遍佈道路,他們又是何人。 豈不是君子,不嫉妒不貪求。 豈不是君子,不剛強不柔和。 我仰望着魚臺,心嚮往之。 駕車返回,懷念那美好的名聲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讚美了一位哲人,他遵循道德,儒雅有禮,被政府重用,參與國家大事的謀劃。詩中描繪了他理財有方,公正無私,受到皇帝的眷顧和百姓的尊敬。通過對比那些貪婪殘暴的人,更加突出了這位哲人的高尚品質。詩的結尾表達了對這位哲人的敬仰和懷念,展現了一種崇高的道德追求和人文情懷。

陶安

明太平府當塗人,字主敬。元順帝至正四年舉人。授明道書院山長,避亂家居。朱元璋取太平,安出迎,留參幕府,任左司員外郎。洪武元年任知制誥兼修國史,尋出任江西行省參知政事,卒官。有《陶學士集》。 ► 859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