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鐵元起監歸州

· 陶安
川口通衢熊繹城,兒童竹馬走相迎。 三巴草樹春浮動,萬舸風濤雨蕩平。 晚市炊煙連白帝,曉山旭日射紅旌。 政成當入蘭臺選,熟路霜蹄上玉京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川口:河流的出口。
  • 通衢:四通八達的大路。
  • 熊繹城:地名,具體位置不詳,可能指某個歷史上的城池。
  • 兒童竹馬:兒童騎着竹馬玩耍,形容兒童的天真無邪。
  • 三巴:古地區名,指巴郡、巴東、巴西三地,今屬重慶市。
  • 草樹:草木。
  • 春浮動:春天草木生長,生機勃勃。
  • 萬舸:無數的船隻。
  • 風濤:風浪。
  • 雨蕩平:雨水將風浪平息。
  • 晚市:傍晚的市場。
  • 炊煙:做飯時升起的煙。
  • 白帝:白帝城,位於今重慶市奉節縣,三國時期劉備曾在此建都。
  • 曉山:清晨的山。
  • 旭日:初升的太陽。
  • 紅旌:紅色的旗幟。
  • 政成:政治成就。
  • 蘭臺:古代官署名,指祕書省,負責編纂國史。
  • 熟路霜蹄:比喻熟悉的路途和堅定的步伐。
  • 玉京:指帝都,這裏比喻朝廷。

翻譯

河流的出口處,通往四通八達的大路,那裏有一座名爲熊繹的城池,孩子們騎着竹馬歡快地迎接。三巴地區的草木在春天裏生機勃勃,無數的船隻在風浪中被雨水平息。傍晚的市場上,炊煙裊裊升起,與白帝城相連;清晨的山間,旭日的光芒照耀着紅色的旗幟。政治成就顯著,應當被選入蘭臺,熟悉的路途和堅定的步伐將引領我前往帝都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描繪了川口通衢的繁忙景象和春天的生機盎然,通過兒童竹馬、草樹春浮、萬舸風濤等生動畫面,展現了地方的繁榮與自然的壯美。晚市炊煙、曉山旭日的描寫,增添了詩意和畫意,表達了對美好生活的嚮往。最後兩句表達了對政治成就的自信和對未來的憧憬,展現了詩人的抱負和決心。

陶安

明太平府當塗人,字主敬。元順帝至正四年舉人。授明道書院山長,避亂家居。朱元璋取太平,安出迎,留參幕府,任左司員外郎。洪武元年任知制誥兼修國史,尋出任江西行省參知政事,卒官。有《陶學士集》。 ► 859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