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日招賓

· 高駢
花枝如火酒如餳,正好狂歌醉復醒。 對酒看花何處好,延和閣下碧筠亭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(táng):古代指糖漿,這裏比喻酒的甘甜。
  • 狂歌:放聲歌唱,形容心情暢快。
  • 延和閣:唐代宮廷中的一座樓閣。
  • 碧筠亭:以竹子裝飾的亭子,碧筠指青翠的竹子。

翻譯

春日的花兒像火一樣絢爛,酒則甜如糖漿,正是放聲歌唱、醉了又醒的好時光。對着美酒賞花,哪裏最好呢?當然是延和閣下的碧筠亭了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描繪了春日裏花團錦簇、美酒甘甜的景象,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熱愛和享受。詩中「花枝如火酒如餳」一句,既形象地描繪了春日花兒的豔麗,又巧妙地比喻了酒的甜美。後兩句則通過提問和自答的方式,巧妙地引出了賞花飲酒的最佳場所——延和閣下的碧筠亭,展現了詩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。整首詩語言明快,意境優美,充滿了春天的氣息和生活的樂趣。

高駢

高駢

高駢,字千里,南平郡王高崇文之孫,晚唐詩人、名將、軍事家。高駢出生于禁軍世家,其一生輝煌之起點爲866年率軍收復交趾,破蠻兵20餘萬。後歷任天平、西川、荊南、鎮海、淮南等五鎮節度使。期間正值黃巢大起義,高駢多次重創起義軍。被唐僖宗任命爲諸道行營兵馬都統。後中黃巢緩兵之計,大將張璘陣亡。高駢由此不敢再戰,致使黃巢順利渡江、攻陷長安。此後至長安收復的三年間,淮南未出一兵一卒救援京師,高駢一生功名毀之一旦。高駢嗜好裝神弄鬼,幾乎達到癲狂的程度。後被部將畢師鐸所害。 ► 55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