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註釋
- 罘罳 (fú sī):古代城牆上的防禦工事,也指宮殿等建築物上的網狀裝飾物。
- 清梵:指佛教的誦經聲。
- 䙰褷 (lí shī):形容羽毛初生時的樣子,這裏比喻雪花。
- 貝多:指貝多樹,傳說中的一種樹,其葉可用於書寫佛經。
- 料峭 (liào qiào):形容春寒,這裏指寒風。
- 于闐 (yú tián):古代西域國名,這裏指來自遠方的風。
- 寥泬 (liáo jué):空曠清冷的樣子。
- 靈香:指佛教中的香。
- 禪家:指佛教禪宗。
- 殷源:指殷浩,東晉時期的名士,以清談著稱。
- 小品:指簡短的文學作品,這裏可能指殷浩的清談記錄。
翻譯
太陽升起,罘罳上疊映着紅色的影子,一聲清脆的誦經聲讓萬般煩惱都消散。 雪花如初生的羽毛般鋪滿地面,貝多樹的葉子潔白如雪,寒風料峭地吹入樓中,帶來了遠方的氣息。 水榭初現出空曠清冷的思緒,竹窗邊彷彿還掛着夢中的魂魄。 靈香已經散盡,禪宗的修行者們相繼而來,有誰能夠與殷浩的清談小品相提並論呢?
賞析
這首詩描繪了開元寺客省的早景,通過日影、誦經聲、雪花、寒風等元素,營造出一種超脫塵世的禪意氛圍。詩中「日上罘罳疊影紅」一句,以日影的紅色疊映,象徵着清晨的寧靜與祥和。「一聲清梵萬緣空」則表達了佛教誦經聲的淨化力量,使人心靈得到解脫。後聯通過「靈香散盡禪家接」暗示了禪宗的修行者們在此聚集,尋求心靈的歸宿。整首詩語言凝練,意境深遠,表達了詩人對禪宗境界的嚮往和對世俗的超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