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註釋
- 青夷軍:唐代邊防軍隊名稱。
- 居庸:即居庸關,位於今北京市昌平區西北,是古代長城的重要關口。
- 巖巒:山峯。
- 堪遲:勉強能夠緩慢行走。
- 出塞:指出徵邊疆。
- 東山:隱居的象徵,指歸隱之地。
- 茅茨:茅草屋頂,指簡樸的居所。
翻譯
在古鎮的青山口,寒風凜冽,落日餘暉。 山峯險峻,連鳥兒也難以飛越,冰雪覆蓋,馬匹勉強能緩慢前行。 出征邊塞,我應無良策,但歸家總有期。 東山之地,松樹與桂樹繁茂,歸去後我將結茅爲屋,過上簡樸的生活。
賞析
這首詩描繪了邊塞的艱險與歸隱的嚮往。詩中,「古鎮青山口,寒風落日時」勾勒出一幅邊塞落日圖,寒風與落日交織,透露出邊疆的荒涼與孤寂。「巖巒鳥不過,冰雪馬堪遲」進一步以鳥難飛越、馬行艱難來形象地表現邊塞的艱險。後兩句則表達了詩人對歸隱生活的渴望,東山的鬆桂與茅茨,象徵着詩人對簡樸生活的嚮往和對戰爭的厭倦。整首詩情感深沉,意境開闊,展現了詩人高遠的志向和淡泊名利的人生態度。

高適
高適,字達夫、仲武,漢族,唐朝渤海郡(今河北景縣)人,後遷居宋州宋城(今河南商丘睢陽)。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,曾任刑部侍郎、散騎常侍、渤海縣,世稱高常侍。高適與岑參並稱“高岑”,有《高常侍集》等傳世,其詩筆力雄健,氣勢奔放,洋溢着盛唐時期所特有的奮發進取、蓬勃向上的時代精神。開封禹王臺五賢祠即專爲高適、李白、杜甫、何景明、李夢陽而立。後人又把高適、岑參、王昌齡、王之渙合稱“邊塞四詩人”。
► 260篇诗文
高適的其他作品
- 《 同崔員外綦毋拾遺九日宴京兆府李士曹 》 —— [ 唐 ] 高適
- 《 陪竇侍御靈雲南亭宴詩得雷字 》 —— [ 唐 ] 高適
- 《 送李少府貶峽中王少府貶長沙 》 —— [ 唐 ] 高適
- 《 單父逢鄧司倉覆倉庫因而有贈 》 —— [ 唐 ] 高適
- 《 同呂判官從哥舒大夫破洪濟城回登積石軍多福 》 —— [ 唐 ] 高適
- 《 古樂府飛龍曲留上陳左相 》 —— [ 唐 ] 高適
- 《 同李太守北池泛舟宴高平鄭太守 》 —— [ 唐 ] 高適
- 《 和王七玉門關聽吹笛 》 —— [ 唐 ] 高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