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十生朝自壽

· 陸深
年行五十鬢猶青,浪許前身是歲星。 三刖尚存和氏璧,一區初築子云亭。 人間好景中秋月,世上浮名五夜螢。 偏愛江山圍故國,欲將非是問蒼冥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五十生朝:五十歲的生日。
  • 陸深:明代文人。
  • 鬢猶青:鬢髮仍然黑亮。
  • 浪許:隨意自稱。
  • 前身:前世。
  • 歲星:即木星,古人認爲歲星每十二年繞天一週,因此用來紀年。
  • 三刖:三次被砍腳,指和氏璧的故事,和氏因爲獻璧被誤解而三次受刑。
  • 和氏璧:傳說中的美玉,因和氏的故事而著名。
  • 一區:一塊地方,這裏指子云亭的所在地。
  • 子云亭:東漢文學家楊雄(字子云)的亭子,這裏借指自己的居所。
  • 中秋月:中秋節的月亮,象徵團圓和美好。
  • 五夜螢:五更時的螢火蟲,比喻微不足道的名利。
  • 江山圍故國:江山圍繞着故國,指對故鄉的眷戀。
  • 蒼冥:蒼天,天空。

翻譯

五十歲的生日,我自祝自壽。 頭髮依然黑亮,我隨意自稱前世是歲星。 雖然歷經磨難,但和氏璧的美名尚存; 我初築的子云亭,是我心靈的棲息地。 人間最美的景色是中秋的明月, 世上微不足道的名利如同五更時的螢火。 我偏愛這江山圍繞的故國, 想要探問蒼天,這一切究竟是對是錯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是明代文人陸深在五十歲生日時所作的自壽詩。詩中,陸深以歲星自喻,表達了對自身經歷的自豪與對未來的期許。通過和氏璧與子云亭的典故,他展現了自己堅韌不拔的精神和對文化傳承的重視。詩的後半部分,陸深通過對中秋月和五夜螢的對比,抒發了對世俗名利的淡漠和對自然美景的嚮往。結尾的「江山圍故國」和「問蒼冥」則深刻表達了他對故土的深情和對生命意義的探尋。整首詩語言凝練,意境深遠,展現了詩人豁達的人生態度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。

陸深

明松江府上海人,初名榮,字子淵,號儼山。弘治十八年進士二甲第一。授編修。遭劉瑾忌,改南京主事,瑾誅,復職。累官四川左布政使。嘉靖中,官至詹事府詹事。卒諡文裕。工書。有《儼山集》、《續集》、《外集》。 ► 1465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