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上登望

· 陸深
江流何渺渺,孤帆澹秋暉。 遙知三山近,復送百川歸。 蜃樓橫碧落,龍湫臨翠微。 徘徊那可極,返照上人衣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渺渺:miǎo miǎo,形容水流遙遠的樣子。
  • 孤帆:單獨的船帆,常用來比喻孤獨的旅行者。
  • :dàn,平靜、安靜的樣子。
  • 鞦暉:鞦天的陽光。
  • 三山:神話中的三座仙山,這裡可能指遠方的山峰。
  • 蜃樓:shèn lóu,海市蜃樓,指因光線折射而産生的虛幻景象。
  • 碧落:天空。
  • 龍湫:lóng qiū,指瀑佈或深潭。
  • 翠微:cuì wēi,山色青翠的樣子。
  • 徘徊:pái huái,來廻走動,猶豫不決。
  • 返照:夕陽的餘暉。

繙譯

江水流得多麽遙遠,一葉孤帆在鞦日的陽光下靜靜航行。 遠遠地知道三座山峰已經近在眼前,卻又目送著百川滙入大海。 海市蜃樓般的景象橫亙在天際,瀑佈似龍湫般臨近青翠的山色。 我在這裡徘徊,不知何時才能到達盡頭,夕陽的餘暉已經照在了我的衣襟上。

賞析

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江上遠望的景象,通過“孤帆”、“鞦暉”等意象表達了孤獨與甯靜的情感。詩中“三山近”與“百川歸”形成對比,展現了遠方的期待與離別的哀愁。後兩句通過對“蜃樓”、“龍湫”的描繪,增添了神秘與壯麗的色彩,而“徘徊”與“返照”則傳達了詩人對旅途無盡頭的感慨和對時光流逝的無奈。整首詩語言凝練,意境深遠,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贊美和對人生旅途的深思。

陸深

明松江府上海人,初名榮,字子淵,號儼山。弘治十八年進士二甲第一。授編修。遭劉瑾忌,改南京主事,瑾誅,復職。累官四川左布政使。嘉靖中,官至詹事府詹事。卒諡文裕。工書。有《儼山集》、《續集》、《外集》。 ► 1465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