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月九日月夜泊舟鳳凰橋

· 陸深
鳳凰山下鳳凰橋,與客移舟自海潮。 中半秋光明月小,參差山勢碧波遙。 四時得意真行樂,一榻高眠慰久要。 爲問向陽多少地,種梧栽竹老清朝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蓡差:[cēn cī],不齊的樣子。
  • 一榻高眠:形容睡得很安穩。
  • 久要:長久以來的願望。
  • 曏陽:朝曏陽光的地方。
  • 梧栽竹:種植梧桐和竹子。

繙譯

鳳凰山下的鳳凰橋旁,我與朋友乘舟隨著海潮漂流。中鞦的月光微弱而明亮,山勢起伏,碧波遙遠。四季中享受著自然的樂趣,一張牀高高地安睡,滿足了長久以來的願望。我想問,有多少地方是曏陽的,種植梧桐和竹子,爲了在老去的清朝中保持清新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與朋友在中鞦夜泊舟鳳凰橋下的情景,通過“蓡差山勢碧波遙”等句展現了自然景色的壯美。詩中“四時得意真行樂,一榻高眠慰久要”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簡單生活的曏往。結尾的“種梧栽竹老清朝”則寄托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景,希望在甯靜中保持清新與活力。

陸深

明松江府上海人,初名榮,字子淵,號儼山。弘治十八年進士二甲第一。授編修。遭劉瑾忌,改南京主事,瑾誅,復職。累官四川左布政使。嘉靖中,官至詹事府詹事。卒諡文裕。工書。有《儼山集》、《續集》、《外集》。 ► 1465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