風入松 · 再填前腔送桂洲

· 陸深
離筵高興付餘酣。暫得解朝簪。路出齊封三宿晝,未須鞭、快著徵驂。兩岸山橫畫障,一川水膩羅衫。 終朝不採滿筐藍。話別語喃喃。一把相思無處著,欲憑雁、足寄雙椷。自是煙霄有待,怕飛不到江南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離筵:離別的宴席。
  • 餘酣:酒後的餘醉。
  • 解朝簪:脫去官服,指辭官或休假。
  • 三宿晝:指在白天停留三晚,形容旅途中的短暫停留。
  • 徵驂:遠行的馬車。
  • 畫障:像畫屏一樣的障礙物,這裏指連綿的山巒。
  • 水膩:水波細膩,形容水面的光滑細膩。
  • 羅衫:輕薄的衣衫,這裏比喻水面如綢緞般光滑。
  • 滿筐藍:裝滿籃子的花,這裏指採摘的花。
  • 喃喃:低聲細語。
  • 相思:思念之情。
  • 雁足:傳遞書信的雁。
  • 雙椷:雙封信,指兩封書信。
  • 煙霄:高遠的雲天,比喻遙遠的地方。
  • 江南:長江以南的地區,這裏指遠方。

翻譯

離別的宴席上,興致高漲,只餘下酒後的微醺。暫時脫去官服,享受片刻的自由。路途經過齊國故地,白天停留了三晚,不需要急着驅趕馬車前行。兩岸的山巒如同畫屏一般,一江的水面細膩如綢緞。

整日未曾採摘,花籃空空如也。話別時低聲細語,滿是依依不捨。一把相思之情無處寄託,想要依靠雁足傳遞兩封書信。自然是因爲高遠的雲天有所期待,只怕飛不到遙遠的江南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描繪了離別時的深情與不捨,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細膩描繪,表達了旅途中的孤獨與對遠方的思念。詩中「兩岸山橫畫障,一川水膩羅衫」以畫屏和水面的比喻,形象地勾勒出了旅途中的景色,增強了詩的意境美。末句「自是煙霄有待,怕飛不到江南」則透露出對未來的期待與對現實的無奈,情感真摯,令人動容。

陸深

明松江府上海人,初名榮,字子淵,號儼山。弘治十八年進士二甲第一。授編修。遭劉瑾忌,改南京主事,瑾誅,復職。累官四川左布政使。嘉靖中,官至詹事府詹事。卒諡文裕。工書。有《儼山集》、《續集》、《外集》。 ► 1465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