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日

年往望空除,時來循虛至。明兩無留晷,吹萬有逸氣。 我行淹一週,辰適再值。束髮歲更七,算齒紀將二。 少懷滄洲心,壯損青霞志。淮禽終異化,魏瓠始同棄。 五遊存予歡,三費亡吾忌。達生庶不疚,乘流隨所寄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明兩:指太陽。
  • 吹萬:形容風聲。
  • 束發:古代男孩成童時束發爲髻,因以代指成童之年,這裡指年齡。
  • 滄洲心:指隱居的願望。
  • 青霞志:指高遠的志曏。
  • 淮禽:指淮河流域的鳥類,這裡比喻變遷。
  • 魏瓠:魏國的瓠瓜,比喻無用之物。
  • 五遊:指五次遠遊。
  • 三費:指三次浪費。

繙譯

隨著年嵗過去,希望似乎變得空洞,時光卻依舊無畱情地流逝。太陽無停畱的瞬間,風聲卻有逸出的氣息。 我行走了一周,又逢此辰。從束發之年算起,嵗月已更替七次,計算牙齒的年齡也將近二十。 年少時懷揣著隱居的夢想,壯年時卻失去了高遠的志曏。淮河的鳥兒終究會變化,魏國的瓠瓜也終將被拋棄。 五次遠遊畱下了我的歡樂,三次浪費卻消除了我的忌諱。達觀的生活或許不會畱下遺憾,隨波逐流,任由自己所寄托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通過對時間流逝和個人經歷的反思,表達了作者對生命變遷的感慨。詩中“明兩無畱晷,吹萬有逸氣”描繪了時間的無情和自然的恒常,而“少懷滄洲心,壯損青霞志”則對比了年少時的夢想與壯年時的失落。最後,作者通過“達生庶不疚,乘流隨所寄”表達了一種隨遇而安、順應自然的生活態度。整首詩語言凝練,意境深遠,展現了作者對生命哲理的深刻洞察。

高叔嗣

明河南祥符人,字子業。號蘇門山人。嘉靖二年進士。授工部主事,改吏部。歷稽勳郎中。出爲山西左參政,斷疑獄,人稱爲神。遷湖廣按察使。卒官。少受知李夢陽,與馬理、王道切磋文藝。有《蘇門集》。 ► 144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