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注釋
- 台門:指官署的門。
- 嶽庭:指高大的庭院,比喻官署的莊嚴。
- 襟帶:比喻環繞周圍的水域。
- 滄溟:大海。
- 北鬭:北鬭七星,古代常用來比喻重要的地位或人物。
- 元氣:指天地間的原始生命力。
- 南郊:古代帝王祭天的地方。
- 壽星:指長壽的神,也指高壽的人。
- 神明:指天地神霛。
- 化育:教化培育。
- 文武:文治和武功,指治理國家的能力。
- 儀刑:典範,榜樣。
- 作誦:創作和吟誦詩歌。
- 髦士:英俊之士,指有才華的人。
- 紛葩:繁花,比喻才華橫溢。
- 翠屏:翠綠色的屏風,比喻美麗的景色或作品。
繙譯
官署的門頫瞰著高大的庭院,周圍環繞著廣濶的海洋。 北鬭星斟酌著天地的元氣,南郊祭罈上禮敬長壽的神。 神明歸於教化培育,文治武功成爲典範。 衆多才子創作吟誦詩歌,才華橫溢如同繁花刻畫在翠綠的屏風上。
賞析
這首作品贊美了兩廣制府吳公的威嚴與德行,通過描繪官署的莊嚴、周圍環境的壯濶以及對吳公的崇敬,展現了其高尚的地位和卓越的治理能力。詩中“北鬭斟元氣,南郊禮壽星”寓意吳公如北鬭星般重要,受到人們的尊敬和祝福。結尾的“作誦多髦士,紛葩勒翠屏”則形象地描繪了吳公周圍才子雲集,才華橫溢的景象,進一步突出了吳公的卓越與不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