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手柑

枝低難墜折,倒掛每成窠。 玉愛磨瑩細,沙愁損點多。 指長時屈曲,情劇日摩挲。 小亦瞿曇拇,參差出短柯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墜折:掉落折斷。
  • 倒掛:懸掛。
  • (kē):巢穴。
  • (yíng):光亮,晶瑩。
  • 沙愁:沙粒的憂愁,比喻微小的瑕疵。
  • 損點:瑕疵,缺陷。
  • 瞿曇(qú tán):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姓氏,這裏指佛手柑形狀像佛的手。
  • 參差(cēn cī):不齊,錯落。

翻譯

枝條低垂難以掉落折斷,倒掛着常常形成巢穴。 玉般的愛撫使其更加晶瑩細膩,沙粒般的瑕疵令人憂愁。 手指長時常彎曲,情感激烈時日日撫摩。 雖小也像是佛的手指,錯落有致地伸出短枝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描繪了佛手柑的獨特形態和美感。通過「枝低難墜折」和「倒掛每成窠」描繪了佛手柑枝條的特點,而「玉愛磨瑩細」和「沙愁損點多」則巧妙地比喻了其外觀的細膩與微瑕。後兩句「指長時屈曲,情劇日摩挲」形象地表現了佛手柑的形態,彷彿是佛的手指,充滿了神祕與敬仰。整首詩語言凝練,意境深遠,表達了對佛手柑的讚美之情。

屈大均

屈大均

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,初名紹隆,字介子,號翁山。明末諸生。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。後爲僧,名今種,字一靈、騷餘。中年仍改儒服,用今名。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。詩與陳恭尹、樑佩蘭稱嶺南三家。有《翁山文外、詩外》、《廣東新語》、《四朝成仁錄》等。均乾隆朝嚴禁之書。 ► 673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