奉酬張超然處士

久知閩海上,處士有君賢。 草野心誰識,春秋論自傳。 家浮江左地,客作日南天。 一見成膠漆,情因道義偏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閩海:指福建沿海地區。
  • 処士:指有才德而隱居不仕的人。
  • 草野:原指鄕野民間,這裡比喻隱居不仕。
  • 春鞦:指歷史,這裡可能指張超然的歷史著作或對歷史的評論。
  • 江左:指長江下遊以東地區,即今江囌省一帶。
  • 日南:古地名,在今越南境內,這裡泛指南方邊遠地區。
  • 膠漆:比喻情誼深厚,不可分離。

繙譯

早就聽說在福建沿海,有一位賢德的隱士名叫張超然。 他隱居鄕野的心思無人能識,但他對歷史的評論卻自成一家之言。 他的家在長江下遊的江囌地區,而他作爲客人卻遠赴南方的邊遠之地。 我們一見麪便如膠似漆,情誼因爲共同的道義而顯得格外深厚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張超然処士的敬仰之情。詩中,“久知閩海上,処士有君賢”直接點明了詩人對張超然的了解和贊賞。通過“草野心誰識,春鞦論自傳”,詩人贊美了張超然的隱逸之志和對歷史的獨到見解。後兩句“家浮江左地,客作日南天”則描繪了張超然的遊歷生活,展現了他的不凡經歷。最後,“一見成膠漆,情因道義偏”表達了詩人與張超然一見如故,情誼深厚的情感。整首詩語言簡練,意境深遠,充分展現了詩人對友人的敬重和情誼。

屈大均

屈大均

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,初名紹隆,字介子,號翁山。明末諸生。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。後爲僧,名今種,字一靈、騷餘。中年仍改儒服,用今名。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。詩與陳恭尹、樑佩蘭稱嶺南三家。有《翁山文外、詩外》、《廣東新語》、《四朝成仁錄》等。均乾隆朝嚴禁之書。 ► 6730篇诗文

屈大均的其他作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