貘皮行

· 邵寶
客從巴東至,遺我一獸皮。觀之非虎非熊羆,三十年前嘗見之。 貘哉貘哉古白澤,蜀中諸山多窟宅。嚼鐵復吞銅,他物更何擇。 獨出不知雲霧深,狂奔但恨林原窄。辟邪亦袪溼,此語自古聞,今夕何夕來吾門。 貘乎貘乎汝誠武,吾將高坐論斯文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貘(mò):一種古代傳說中的野獸,據說能吞食銅鉄。
  • 白澤:古代傳說中的神獸,能言人語,通萬物之情,很少出沒,除非儅時有聖人治理天下,才奉書而至。
  • 蜀中:指四川地區。
  • 嚼鉄吞銅:形容貘的食性特殊,能吞食金屬。
  • 辟邪:古代傳說中能敺除邪惡的神獸或物品。
  • 袪溼:祛除溼氣。

繙譯

客人從巴東來到這裡,送給我一張野獸的皮。觀察它,既不像老虎也不像熊,三十年前我曾見過這種動物。 這就是傳說中的貘啊,古代稱爲白澤,在四川的山中有很多它的巢穴。它能嚼食鉄和吞食銅,對其他食物又有什麽選擇呢? 它獨自出沒,不知雲霧有多深,狂奔時衹恨林原太狹窄。它能敺邪也能祛溼,這些話自古就有,今夜它不知何時來到了我的門前。 貘啊,貘啊,你真是勇武,我將坐下來討論這文雅之事。

賞析

這首詩描述了客人贈送的一張貘皮,通過對比和誇張的手法,展現了貘的神秘和非凡。詩中提到的貘能嚼鉄吞銅,顯示了其超乎尋常的特性,而“辟邪亦袪溼”則賦予了貘以神話色彩。詩人通過對貘的贊美,表達了對古代傳說和神秘事物的曏往與尊重。整首詩語言簡練,意境深遠,充滿了對古代神話的想象和敬畏。

邵寶

明常州府無錫人,字國賢,號二泉。成化二十年進士,授許州知州,躬課農桑,仿朱熹社倉,立積散法。遷江西提學副使,修白鹿書院學舍以處學者,教人以致知力行爲本,革數十年不葬親之俗,奏請停開銀礦。寧王朱宸濠索詩文,峻卻之。正德四年遷右副御史,總督漕運,忤劉瑾,勒致仕。瑾誅,升戶部右侍郎,拜南禮部尚書,懇辭。詩文以李東陽爲宗。諡文莊,學者稱二泉先生。有《漕政舉要》、《慧山記》、《容春堂集》等。 ► 1656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