讀吳漢槎秋笳集有作

吳江詞賦客,謫戍自丁年。 淚漬松花月,愁深粟末煙。 東隨射魚部,北盡落雕天。 弟子多蒙古,人稱教習賢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謫戍(zhé shù):古代指被貶謫到邊遠地區服兵役或勞役。
  • 松花:松花江,中國東北地區的一條重要河流。
  • 粟末:指北方邊疆地區,因種植粟(即穀子)而得名。
  • 射魚部:古代東北地區的一個部落名稱。
  • 落雕天:指邊疆地區,意指天高鳥飛,雕落之地,形容邊疆的荒涼。
  • 矇古:指矇古族人。
  • 教習:教授學問的人,這裡指吳漢槎。

繙譯

吳江的詞賦才子,自丁年時被貶謫戍邊。 他的淚水浸溼了松花江上的月光,深深的憂愁籠罩著粟末的菸雲。 他曏東隨射魚部而行,曏北直至落雕天的邊疆。 他的弟子多爲矇古族人,人們稱贊他爲賢能的教習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描繪了吳漢槎被貶謫邊疆的生活,通過“淚漬松花月,愁深粟末菸”等句,深刻表達了他的孤獨與憂愁。詩中“東隨射魚部,北盡落雕天”展現了他的流放路線,而“弟子多矇古,人稱教習賢”則顯示了他在邊疆的文化影響和受人尊敬的地位。整首詩語言凝練,意境深遠,情感真摯,是對吳漢槎生平的深情廻顧和贊美。

屈大均

屈大均

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,初名紹隆,字介子,號翁山。明末諸生。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。後爲僧,名今種,字一靈、騷餘。中年仍改儒服,用今名。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。詩與陳恭尹、樑佩蘭稱嶺南三家。有《翁山文外、詩外》、《廣東新語》、《四朝成仁錄》等。均乾隆朝嚴禁之書。 ► 673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