淮陰侯

艱難惟一飯,天肯與王孫。 草昧多如此,英雄不忍言。 漢興因婦女,臣節在壺飧。 誰分宮前草,離離是血痕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淮陰侯:指西漢開國功臣韓信,因封地在淮陰,故稱淮陰侯。
  • 屈大均:明代詩人,此詩爲其所作。
  • 王孫:古代對貴族子弟的通稱,此處指韓信。
  • 草昧:指混亂、未開化的時代。
  • 漢興:指漢朝的興起。
  • 婦女:此處指呂雉,漢高祖劉邦的妻子,後爲呂后。
  • 臣節:指臣子的忠誠和節操。
  • 壺飧(hú sūn):指飲食,此處比喻生活的簡樸。
  • 離離:形容草木茂盛的樣子。
  • 血痕:指戰爭留下的痕跡,也暗示了韓信的悲慘結局。

翻譯

在艱難時刻,只需一頓飯,天意也肯幫助王孫。 在混亂未開化的時代,這樣的遭遇對英雄來說是不忍言說的。 漢朝的興起,是因爲有像呂后這樣的女性,而臣子的忠誠和節操則體現在簡樸的生活中。 誰能分辨宮殿前的草,那些茂盛的草木上,離離散佈着血痕。

賞析

這首詩通過對淮陰侯韓信的描寫,反映了英雄在亂世中的艱難處境和悲慘命運。詩中「艱難惟一飯」和「草昧多如此」描繪了韓信在困苦環境中的堅韌和不屈,而「漢興因婦女」則暗示了呂后在漢朝興起中的作用。最後兩句「誰分宮前草,離離是血痕」則通過寓言的方式,表達了韓信悲壯的結局,以及歷史留下的深刻印記。整首詩語言凝練,意境深遠,表達了對英雄命運的深刻同情和對歷史的沉思。

屈大均

屈大均

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,初名紹隆,字介子,號翁山。明末諸生。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。後爲僧,名今種,字一靈、騷餘。中年仍改儒服,用今名。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。詩與陳恭尹、樑佩蘭稱嶺南三家。有《翁山文外、詩外》、《廣東新語》、《四朝成仁錄》等。均乾隆朝嚴禁之書。 ► 673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