湖口守風作

舟自秦淮發,江行歲欲除。 一風起彭蠡,十日望匡廬。 身在因聞道,途窮爲著書。 妻孥紛涕淚,食盡有湖魚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彭蠡(péng lǐ):即鄱陽湖,中國最大的淡水湖。
  • 匡廬:即廬山,位於江西省九江市。
  • 途窮:指處境艱難,無路可走。
  • 著書:寫作書籍。
  • 妻孥(qī nú):妻子和兒女。

翻譯

我的船從秦淮出發,正逢歲末江上行。 一陣風起自彭蠡湖,十日間我遙望匡廬山。 身體雖在,因有所領悟而安然;處境艱難,卻因此而著書立說。 妻子兒女紛紛淚下,但食物已盡,幸好湖中有魚可捕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歲末江行中的所見所感。通過「舟自秦淮發,江行歲欲除」點明瞭時間和地點,而「一風起彭蠡,十日望匡廬」則生動地描繪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象。後兩句「身在因聞道,途窮爲著書」表達了詩人在困境中依然堅持著書立說的決心,展現了其堅韌不拔的精神。最後兩句「妻孥紛涕淚,食盡有湖魚」則通過家庭情感與生活細節的描寫,進一步增強了詩歌的感染力。

屈大均

屈大均

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,初名紹隆,字介子,號翁山。明末諸生。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。後爲僧,名今種,字一靈、騷餘。中年仍改儒服,用今名。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。詩與陳恭尹、樑佩蘭稱嶺南三家。有《翁山文外、詩外》、《廣東新語》、《四朝成仁錄》等。均乾隆朝嚴禁之書。 ► 673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