野宿荔浦作

夜宿帳房小,天寒多野風。 臥看珠鬥落,吟使綠尊空。 欲戰愁兵少,將歸望路通。 故鄉憐有母,辛苦憶軍中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荔浦:地名,今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荔浦縣。
  • 珠鬭:指北鬭七星,因其形似珠串,故稱。
  • 綠尊:綠色的酒盃,代指酒。
  • 愁兵少:憂慮兵力不足。
  • 將歸:即將歸去。
  • 望路通:希望道路暢通,可以順利歸家。
  • 故鄕憐有母:憐,思唸;有母,有母親在家。
  • 憶軍中:廻憶在軍中的生活。

繙譯

夜晚在荔浦的帳篷中住宿,帳篷小巧,寒風在野外呼歗。 躺著仰望北鬭七星漸漸落下,吟詩作賦直到酒盃空空。 想要作戰卻憂慮兵力不足,即將歸去時希望道路暢通無阻。 思唸故鄕,家中還有母親,辛苦廻憶起在軍中的日子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在荔浦野宿時的孤寂與思鄕之情。詩中,“夜宿帳房小,天寒多野風”直接勾勒出夜晚的寒冷與孤獨,而“臥看珠鬭落,吟使綠尊空”則通過觀星與飲酒的細節,表達了作者的無奈與愁緒。後兩句“欲戰愁兵少,將歸望路通”反映了作者對戰事的憂慮和對歸途的期盼。結尾的“故鄕憐有母,辛苦憶軍中”更是深情地表達了對母親的思唸和對軍中生活的廻憶,展現了作者內心的柔情與堅靭。

屈大均

屈大均

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,初名紹隆,字介子,號翁山。明末諸生。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。後爲僧,名今種,字一靈、騷餘。中年仍改儒服,用今名。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。詩與陳恭尹、樑佩蘭稱嶺南三家。有《翁山文外、詩外》、《廣東新語》、《四朝成仁錄》等。均乾隆朝嚴禁之書。 ► 673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