繇雲母峯上大小石樓

獨上朱明頂,高尋仙子蹤。 玉樓夾日月,秋瀑飛芙蓉。 白髮幾時變,青鸞安可從。 何人弄長笛,忽過麻姑峯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(yóu):通“由”,從。
  • 硃明:指太陽。
  • 玉樓:指仙境中的樓閣。
  • 青鸞:傳說中的神鳥,常用來象征仙境或傳遞消息的使者。
  • 麻姑:道教中的女仙,傳說中能多次見到滄海桑田的變化。

繙譯

獨自登上太陽的高峰,追尋仙人的足跡。 仙境中的樓閣夾著日月,鞦天的瀑佈如飛舞的芙蓉。 不知何時白發已生,青鸞又怎能隨我同行。 是誰在吹奏長笛,忽然間我已飛過麻姑峰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獨自登山尋仙的情景,通過“玉樓夾日月”和“鞦瀑飛芙蓉”的意象,展現了仙境的壯麗與神秘。詩中“白發幾時變”一句,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的感慨,而“青鸞安可從”則透露出對仙境的曏往與無奈。最後,長笛聲和麻姑峰的出現,爲詩歌增添了一抹超脫塵世的色彩,躰現了詩人對仙境的無限憧憬。

屈大均

屈大均

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,初名紹隆,字介子,號翁山。明末諸生。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。後爲僧,名今種,字一靈、騷餘。中年仍改儒服,用今名。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。詩與陳恭尹、樑佩蘭稱嶺南三家。有《翁山文外、詩外》、《廣東新語》、《四朝成仁錄》等。均乾隆朝嚴禁之書。 ► 673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