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注釋
- 斯道:此道,指儒家的道統。
- 濂谿:指宋代理學家周敦頤,因其號濂谿,故稱。
- 江門:指明代儒學家陳獻章,因其爲廣東江門人,故稱。
- 大宗:主要的宗派或流派。
- 南越:古代對廣東一帶的稱呼。
- 文恭:指陳獻章,因其謚號文恭,故稱。
- 玉振:比喻美好的聲譽或文辤。
- 微言:精微的言辤,指深奧的道理。
- 苔生古路封:比喻古道荒廢,無人問津。
- 楚雲台:指楚地的雲台,雲台是漢代宮中高台,這裡借指高遠的學問或境界。
- 咫尺:形容距離很近。
- 幾杖:古代老人扶持行走的工具,這裡借指跟隨學習。
繙譯
在濂谿周敦頤之後,江門的陳獻章是儒家道統的主要繼承者。 如今您來到南越之地,如何能夠振興陳文恭的學問呢? 您美好的聲譽和精深的言辤猶在,但古道卻已荒廢,無人問津。 楚地的雲台近在咫尺,我願意像扶持行走的幾杖一樣,跟隨您學習。
賞析
這首作品表達了對廣東陳督學(陳獻章)學問的尊崇和對學問傳承的期望。詩中,“斯道濂谿後,江門是大宗”一句,既肯定了陳獻章在儒家道統中的地位,也表達了對他的敬仰。後幾句則通過比喻和象征,如“玉振微言在”、“苔生古路封”,形象地描繪了學問的深邃與傳承的艱難,同時“楚雲台咫尺,幾杖願相從”則抒發了作者願意追隨學習的決心和願望。整首詩語言凝練,意境深遠,充分展現了作者對學問的追求和對先賢的敬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