珠江秋夜

明月生珠海,蒼茫萬里愁。 笙歌喧極浦,風露滿孤舟。 落雁驚難宿,寒潮靜不流。 年來秋望苦,不上越王樓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笙歌:指音樂和歌聲。
  • 極浦:遙遠的水邊。
  • 孤舟:單獨的小船。
  • 寒潮:寒冷的潮水。
  • 越王樓:古代建築名,此處可能指高樓。

翻譯

明月從珠海升起,帶來蒼茫萬里的愁思。 遠處笙歌喧鬧,風露充滿了我的孤舟。 落下的雁羣因驚慌難以安宿,寒潮靜靜地,彷彿停止了流動。 近年來,秋天的望眼欲穿,卻始終未能登上那越王樓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描繪了秋夜珠江的景色,通過明月、笙歌、風露、孤舟等元素,表達了詩人深沉的愁思和對遠方的嚮往。詩中「落雁驚難宿,寒潮靜不流」一句,巧妙地運用了對仗和意象,增強了詩的感染力。整首詩語言凝練,意境深遠,展現了詩人對自然景色的敏銳感受和豐富情感。

屈大均

屈大均

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,初名紹隆,字介子,號翁山。明末諸生。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。後爲僧,名今種,字一靈、騷餘。中年仍改儒服,用今名。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。詩與陳恭尹、樑佩蘭稱嶺南三家。有《翁山文外、詩外》、《廣東新語》、《四朝成仁錄》等。均乾隆朝嚴禁之書。 ► 673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