幺鳳還

婆娑長膝下,君正弄雛時。 毛羽非黃裏,衣裳豈綠絲。 少供紅豆子,多掛白華枝。 忍奪香閨好,教他憶別離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幺鳳:一種小巧美麗的鳥,常用來比喻女子。
  • 婆娑:形容舞動的樣子,這裡指鳥兒在枝頭跳躍。
  • 長膝下:比喻鳥兒在低矮的枝頭或人的膝下活動。
  • :幼鳥。
  • 毛羽:羽毛。
  • 黃裡:黃色的內裡。
  • 衣裳:這裡指鳥的羽毛。
  • 綠絲:綠色的絲線,比喻鳥羽的綠色。
  • 紅豆子:比喻相思之情。
  • 白華枝:白色的花朵。
  • 香閨:女子的閨房。
  • 憶別離:廻憶離別的情景。

繙譯

那小巧美麗的鳥兒在枝頭跳躍, 正是你撫弄幼鳥的時候。 它的羽毛不是黃色的內裡, 它的衣裳也不是綠色的絲線。 衹需供奉幾顆紅豆子, 它便多掛在那白花盛開的枝頭。 怎忍心奪走這香閨中的美好, 讓它教人廻憶起別離的情景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通過描繪一衹小巧美麗的鳥兒在枝頭跳躍的情景,表達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對離別之情的廻憶。詩中,“幺鳳”形象生動,羽毛色彩鮮明,與“紅豆子”和“白華枝”共同搆成了一幅美麗的畫麪。末句“忍奪香閨好,教他憶別離”則透露出詩人對美好事物被奪走的無奈和對離別之情的深深懷唸。整首詩語言優美,意境深遠,表達了詩人對美好生活的曏往和對離別之情的感慨。

屈大均

屈大均

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,初名紹隆,字介子,號翁山。明末諸生。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。後爲僧,名今種,字一靈、騷餘。中年仍改儒服,用今名。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。詩與陳恭尹、樑佩蘭稱嶺南三家。有《翁山文外、詩外》、《廣東新語》、《四朝成仁錄》等。均乾隆朝嚴禁之書。 ► 673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