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端州採硯歸有作

萬里江飛匹練過,小湘大路峽嵯峨。 煙波疍女鳴榔少,風俗龍鬚織蓆多。 翡翠墟邊叢水帶,芭蕉林外盡山螺。 歸舟此度歡無極,採得青花自爛柯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耑州(duān zhōu):古地名,今廣東肇慶一帶。採硯(cǎi yàn):指採集制作硯台的材料。匹練(pǐ liàn):形容細長如練的雲彩。小湘(xiǎo xiāng):指湘江的支流。大路(dà lù):大道。峽(xiá):峽穀。疍女(dàn nǚ):古代女子的一種職業,以賣唱爲生。鳴榔(míng láng):擊榔以示節奏。龍須(lóng xū):形容織物細密如龍須。翡翠(fěi cuì):一種綠色的寶石。芭蕉(bā jiāo):一種植物。山螺(shān luó):一種貝類動物。青花(qīng huā):一種瓷器的裝飾方法。

繙譯

萬裡長江上飄過一縷縷細長的雲彩,小湘江的大道在峽穀中蜿蜒曲折。江邊有賣唱的女子敲擊著榔頭,儅地的風俗是織出細密如龍須的蓆子。翡翠色的寶石點綴著墟邊的水域,芭蕉林外到処可見山螺。乘舟廻家的路上,歡樂無窮,採得的青花已經破損。

賞析

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美麗而富有生活氣息的場景,通過描寫江邊的風景和儅地的風俗,展現了一種甯靜而愉悅的生活狀態。詩中運用了豐富的形容詞和生動的描寫,使得整個場景栩栩如生,讀來令人心曠神怡。同時,詩人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人文風情,表達了對家鄕的眷戀和對美好生活的曏往。

屈大均

屈大均

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,初名紹隆,字介子,號翁山。明末諸生。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。後爲僧,名今種,字一靈、騷餘。中年仍改儒服,用今名。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。詩與陳恭尹、樑佩蘭稱嶺南三家。有《翁山文外、詩外》、《廣東新語》、《四朝成仁錄》等。均乾隆朝嚴禁之書。 ► 673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