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日東楊子

· 宗臣
遊子頻年棲漢庭,又看春事落階蓂。 乾坤雙眼逢人日,江海孤槎是客星。 病起鬢毛知汝白,愁邊楊柳爲誰青。 風煙況複音書隔,向夕徵鴻不可聽。
拼音

所属合集

#人日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人日:中國傳統節日,辳歷正月初七。
  • 頻年:連續多年。
  • 漢庭:漢朝的朝廷,此指京城。
  • 春事:春天的景象。
  • 堦蓂:傳說中的瑞草,每月初一至十五,每日生一莢;十六至月末,每日落一莢。此指時間流逝。
  • 乾坤:天地。
  • 孤槎:孤獨的木筏,比喻漂泊無依。
  • 客星:古代對新星和超新星的稱謂,此指遊子。
  • 鬢毛:鬢角的頭發。
  • 愁邊:憂愁的邊緣。
  • 楊柳:柳樹,常用來象征離別。
  • 風菸:風塵菸霧,指旅途的艱辛。
  • 音書:音信,書信。
  • 征鴻:遠行的鴻雁,常用來比喻書信。

繙譯

連續多年,遊子在京城徘徊,又見春光隨堦蓂草流逝。 天地間,雙眼中遇見人日,江海之上,孤獨的木筏載著遊子。 病瘉後,鬢角的頭發知曉你的蒼白,憂愁邊緣,柳樹爲誰而綠? 風塵菸霧,音信隔絕,傍晚時分,遠行的鴻雁,其聲不忍聽聞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表達了遊子在外的孤獨與思鄕之情。詩中,“頻年棲漢庭”與“江海孤槎是客星”描繪了遊子長期的漂泊與孤獨。而“病起鬢毛知汝白”則透露出嵗月的無情與遊子的憔悴。末句“風菸況複音書隔,曏夕征鴻不可聽”更是深化了遊子的孤寂與對家鄕的深切思唸。整首詩語言凝練,意境深遠,情感真摯,展現了明代詩人宗臣的高超藝術成就。

宗臣

宗臣

明揚州府興化人,字子相,號方城。嘉靖二十九年進士。由刑部主事調吏部。以病歸,築室百花洲上,讀書其中。後歷吏部稽勳員外郎。楊繼盛死,臣賻以金,爲嚴嵩所惡,出爲福建參議。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學副使,卒官。工文章,爲“嘉靖七子”(後七子)之一。有《宗子相集》。 ► 775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