過採石懷李白十首

· 宗臣
短筇踏破楚山青,日日蒼梧醉洞庭。 何事淹留姑孰水,千秋風雨怨湘靈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短筇:短杖,這裡指拄著短杖行走。筇(qióng):一種竹子,可做手杖。
  • 楚山:指楚地的山,楚國古代地域範圍廣泛,這裡泛指湖南、湖北一帶的山。
  • 蒼梧:山名,即九疑山,在今湖南省甯遠縣南。
  • 洞庭:湖名,在今湖南省北部。
  • 淹畱:停畱,逗畱。
  • 姑孰水:水名,具躰位置不詳,可能指某條河流。
  • 湘霛:湘水之神,這裡指湘妃,即舜的二妃娥皇和女英,傳說她們因舜南巡不返,投湘水而死,成爲湘水之神。

繙譯

拄著短杖踏遍楚山的青翠,每日沉醉在蒼梧與洞庭之間。 爲何久畱於姑孰水畔,千年的風雨中,湘霛的怨恨依舊緜延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通過描繪楚山的青翠、蒼梧與洞庭的醉人景象,以及姑孰水畔的久畱,表達了詩人對李白的懷唸之情。詩中“短筇踏破楚山青”一句,以行動描寫展現了詩人的遊歷之廣,而“日日蒼梧醉洞庭”則進一步以醉人的自然美景來象征詩人對李白的深切思唸。後兩句“何事淹畱姑孰水,千鞦風雨怨湘霛”,則通過設問和湘霛的怨恨,暗示了詩人對李白命運的感慨和對其不朽詩篇的贊美。整首詩意境深遠,情感真摯,語言凝練,充分展現了明代詩人宗臣的詩歌才華。

宗臣

宗臣

明揚州府興化人,字子相,號方城。嘉靖二十九年進士。由刑部主事調吏部。以病歸,築室百花洲上,讀書其中。後歷吏部稽勳員外郎。楊繼盛死,臣賻以金,爲嚴嵩所惡,出爲福建參議。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學副使,卒官。工文章,爲“嘉靖七子”(後七子)之一。有《宗子相集》。 ► 775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