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中茂秦見過

· 宗臣
兩月文園病,千門落葉聲。 客能攜杖至,誰復倒衣迎。 日月朱顏失,行藏短髮生。 芙蓉消渴採,蟋蟀向愁鳴。 几上分芝木,江間憶杜蘅。 青編妨吏事,白雪損時名。 久臥知朋好,何才荅聖明。 未應滄海路,終負野鷗盟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文園:指文人的家園,這裏指作者的住所。
  • 倒衣迎:形容熱情迎接客人,典故出自《左傳·僖公二十四年》:「倒衣而迎,是謂不敬。」這裏反用其意,表示因病未能熱情迎接。
  • 行藏:指出行和藏匿,這裏指生活狀態。
  • 短髮生:指頭髮變短,暗示衰老。
  • 芙蓉消渴採:芙蓉花可以解渴,這裏比喻作者因病而渴望得到慰藉。
  • 蟋蟀向愁鳴:蟋蟀的鳴叫聲增添了愁緒。
  • 几上分芝木:几案上擺放着芝蘭之類的香草,象徵高潔。
  • 江間憶杜蘅:江邊回憶起杜蘅,杜蘅是一種香草,這裏可能指回憶中的美好事物。
  • 青編:指書籍,這裏指公務文書。
  • 白雪:指高雅的文學作品,這裏可能指作者自己的詩文。
  • 朋好:朋友。
  • 荅聖明:報答聖明的君主。
  • 滄海路:指遙遠的路途,比喻艱難的仕途。
  • 野鷗盟:與野鷗結盟,指隱居生活。

翻譯

兩個月來,我在文園中患病,千家萬戶的落葉聲傳入耳中。 有客人拄着柺杖來訪,我因病未能熱情迎接。 日月如梭,朱顏已逝,生活狀態中,頭髮也變短了,顯露出衰老。 我渴望得到芙蓉花的慰藉,而蟋蟀的鳴叫聲卻增添了我的愁緒。 几案上擺放着芝蘭香草,我在江邊回憶起杜蘅的美好。 公務文書妨礙了我的閱讀,而我的詩文卻損害了我的時名。 久病在牀,我知道朋友的關懷,但我又有什麼才能來報答聖明的君主呢? 雖然我未能踏上遙遠的仕途,但我終究不會辜負與野鷗結盟的隱居生活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因病在家的孤寂與無奈,以及對友情的珍視和對隱居生活的嚮往。詩中通過落葉、蟋蟀等自然景象,烘托出秋日的淒涼和作者的愁緒。同時,通過對芝蘭、杜蘅等香草的描繪,表達了對高潔品質的追求。最後,作者表達了對仕途的淡漠和對隱居生活的執着,展現了一種超脫世俗、嚮往自然的情懷。

宗臣

宗臣

明揚州府興化人,字子相,號方城。嘉靖二十九年進士。由刑部主事調吏部。以病歸,築室百花洲上,讀書其中。後歷吏部稽勳員外郎。楊繼盛死,臣賻以金,爲嚴嵩所惡,出爲福建參議。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學副使,卒官。工文章,爲“嘉靖七子”(後七子)之一。有《宗子相集》。 ► 775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