開先寺古梅

癯然雲霧窟,疑是六朝僧。 鶴髮垂千尺,苔衣覆幾層。 枯枝全化石,冷焰忽銷冰。 慚愧春華髮,教人見古藤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(qú):瘦弱。
  • 六朝僧:指南北朝時期的僧人,這裡形容梅樹古老,如同歷經滄桑的僧人。
  • 鶴發:比喻白色的梅花,如同老人的白發。
  • 苔衣:指梅樹乾上覆蓋的苔蘚,如同衣服。
  • 冷焰:比喻梅花的冷豔。
  • 銷冰:融化冰,形容梅花的冷豔消融了冰雪。
  • 春華發:春天的花朵盛開。
  • 古藤:古老的藤蔓,這裡指梅樹的枝條。

繙譯

梅樹瘦弱地矗立在雲霧繚繞的洞窟中,倣彿是經歷了六朝時期的僧人。白色的梅花如同千尺長的鶴發,苔蘚覆蓋了樹乾好幾層。枯萎的枝條似乎已經石化,梅花的冷豔如同突然融化的冰。我感到慙愧,春天的花朵盛開,卻讓人看到了這古老的藤蔓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通過描繪梅樹的古老與冷豔,表達了詩人對梅花的敬仰之情。詩中,“臒然雲霧窟,疑是六朝僧”以僧人喻梅,突出了梅樹的古老與滄桑;“鶴發垂千尺,苔衣覆幾層”則通過比喻和誇張,形象地描繪了梅花的潔白與樹乾的苔蘚;“枯枝全化石,冷焰忽銷冰”進一步以石化的枯枝和銷冰的冷焰來比喻梅花的堅靭與冷豔。最後兩句“慙愧春華發,教人見古藤”則表達了詩人對梅花的敬仰,以及對春天花朵的慙愧之情,因爲它們在梅花的古老與堅靭麪前顯得相形見絀。

屈大均

屈大均

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,初名紹隆,字介子,號翁山。明末諸生。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。後爲僧,名今種,字一靈、騷餘。中年仍改儒服,用今名。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。詩與陳恭尹、樑佩蘭稱嶺南三家。有《翁山文外、詩外》、《廣東新語》、《四朝成仁錄》等。均乾隆朝嚴禁之書。 ► 673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