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華作

仙掌三峯立,天門半壁扃。 蓮花圍白帝,玉井出明星。 橫度蒼龍磴,高歌落雁亭。 河山襟帶盡,兩戒據天經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太華:即華山,五嶽之一,位於陝西省華陰市。
  • 仙掌:華山的一個峯,因其形狀似手掌而得名。
  • 三峯:指華山的主峯,即東峯、南峯、西峯。
  • 天門:華山的一個景點,位於南峯,是通往山頂的必經之路。
  • 半壁扃:形容天門險峻,只有半邊可以通行。
  • 蓮花:華山的一個景點,因其形狀似蓮花而得名。
  • 白帝:古代神話中的五方天帝之一,主管西方。
  • 玉井:華山的一個景點,傳說中玉帝的井。
  • 明星:指星星,這裏比喻玉井中的水光閃爍如星。
  • 蒼龍磴:華山的一條險峻的山路。
  • 落雁亭:華山的一個亭子,位於南峯,因常有雁羣在此停留而得名。
  • 河山襟帶:形容華山地勢險要,像一條帶子環繞着河山。
  • 兩戒:指華山的兩條主要登山路線。
  • 天經:指天象,這裏比喻華山的地理位置極爲重要。

翻譯

華山的仙掌峯矗立着三座主峯,天門險峻只有半邊可通行。蓮花峯圍繞着神話中的白帝,玉井中閃爍着如星的水光。橫跨蒼龍磴這條險峻山路,高聲歌唱在落雁亭。華山地勢險要,像一條帶子環繞着河山,兩條主要登山路線據守着重要的地理位置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描繪了華山的壯麗景色和險峻地勢,通過「仙掌」、「天門」、「蓮花」、「玉井」等景點的描繪,展現了華山的神祕與壯美。詩中「橫度蒼龍磴,高歌落雁亭」表達了詩人對華山險峻之美的讚歎,以及對自然景觀的深刻感受。整首詩語言凝練,意境深遠,充分展現了華山的雄偉與詩人的豪情。

屈大均

屈大均

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,初名紹隆,字介子,號翁山。明末諸生。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。後爲僧,名今種,字一靈、騷餘。中年仍改儒服,用今名。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。詩與陳恭尹、樑佩蘭稱嶺南三家。有《翁山文外、詩外》、《廣東新語》、《四朝成仁錄》等。均乾隆朝嚴禁之書。 ► 673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