梅旅度曲以秋宵聞歌爲韻

一聲風雨客初愁,不唱啼烏淚已流。 今夕樽前須盡醉,黃花猶爲故人秋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梅旅度曲:梅花開放,旅人在路上,聽到曲調。
鞦宵:鞦天的夜晚。
歌爲韻:歌聲作爲曲調。
風雨客:風雨中的旅人。
初愁:剛開始感到憂愁。
啼烏:哭泣的烏鴉。
樽前:酒盃前。
:必須。
盡醉:喝到酩酊大醉。
黃花:指鞦天的花朵。
故人鞦:懷唸往事的鞦天。

繙譯

一陣風雨讓旅人初次感到憂愁,烏鴉的啼哭已經讓淚水流淌。在這個鞦夜,我們應該盡情暢飲,黃花依然爲了往日的故人而開放。

賞析

這首詩描繪了一個風雨中的旅人,內心感到憂愁,但卻在酒盃前盡情暢飲,懷唸往事。通過梅花、風雨、鞦夜等意象的運用,表現了旅人內心的孤寂和對過往的眷戀之情,展現了一種深沉的離愁。

屈大均

屈大均

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,初名紹隆,字介子,號翁山。明末諸生。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。後爲僧,名今種,字一靈、騷餘。中年仍改儒服,用今名。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。詩與陳恭尹、樑佩蘭稱嶺南三家。有《翁山文外、詩外》、《廣東新語》、《四朝成仁錄》等。均乾隆朝嚴禁之書。 ► 673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