吳門逢京兆杜子賦贈

我愛秦風勁,無衣不自謀。 美人居板屋,女子解戎輈。 嶽走三峯勢,河吞八水流。 君從關內至,意氣正橫秋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秦風:指秦地的風俗習慣。
  • 無衣:《詩經·秦風》中的一篇,表現了秦地人民的堅靭和勇敢。
  • 自謀:自己籌劃,自己解決。
  • 板屋:用木板搭建的簡陋房屋。
  • 戎輈(róng zhōu):古代戰車。
  • 三峰:指華山的三座主峰。
  • 八水:指關中地區的八條主要河流。
  • 關內:指函穀關以西的地區,即秦地。
  • 橫鞦:形容氣勢雄壯,如鞦天的景象。

繙譯

我喜愛秦地的風俗,那裡的人民堅靭不拔,不需要依賴他人。美麗的女子居住在簡陋的板屋中,而女子們懂得駕馭戰車。華山的三座主峰巍峨聳立,黃河的八條支流洶湧澎湃。你從關內來到這裡,你的氣勢正如鞦天的景象一樣雄壯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贊美了秦地人民的堅靭和勇敢,以及秦地的自然風光。通過描繪女子居住的板屋和她們駕馭戰車的能力,展現了秦地女子的獨立和堅強。同時,通過對華山和黃河的描繪,進一步強調了秦地的雄偉和壯麗。最後,詩人對來自關內的友人表示贊賞,認爲他的氣勢如鞦天的景象一樣雄壯。整首詩語言簡練,意境深遠,表達了對秦地和秦地人民的深厚感情。

屈大均

屈大均

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,初名紹隆,字介子,號翁山。明末諸生。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。後爲僧,名今種,字一靈、騷餘。中年仍改儒服,用今名。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。詩與陳恭尹、樑佩蘭稱嶺南三家。有《翁山文外、詩外》、《廣東新語》、《四朝成仁錄》等。均乾隆朝嚴禁之書。 ► 673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