題翁子東洞庭山館

東西兩洞庭,吾愛莫釐青。 往日鴟夷子,回舟此翠屏。 君今胥母住,門對太湖扃。 旦夕懷仙意,長歌入杳冥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莫釐(mò lí):山名,位於東洞庭山。
  • 鴟夷子(chī yí zǐ):指范蠡,春秋時期越國大夫,後隱居江湖,傳說中他曾泛舟五湖。
  • 翠屏:形容山色翠綠如屏風。
  • 胥母:山名,位於西洞庭山。
  • 太湖:中國第三大淡水湖,位於江蘇省南部。
  • (jiōng):門扇,這裏指門。
  • 杳冥(yǎo míng):深遠幽暗的樣子。

翻譯

東西兩座洞庭山,我特別喜愛那青翠的莫釐峯。 往昔的鴟夷子,也就是范蠡,曾回舟經過這片翠綠的屏風。 你如今住在胥母山,門前正對着太湖的門扉。 早晚都懷抱着對仙境的嚮往,長聲歌唱着進入那深遠幽暗之地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對洞庭山美景的深切喜愛,以及對隱逸生活的嚮往。詩中通過對莫釐峯和胥母山的描繪,展現了洞庭山的自然風光。同時,通過提及鴟夷子范蠡的典故,表達了對古代隱士生活的羨慕。最後,詩人以「長歌入杳冥」作結,抒發了對超脫塵世的仙境的無限憧憬。

屈大均

屈大均

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,初名紹隆,字介子,號翁山。明末諸生。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。後爲僧,名今種,字一靈、騷餘。中年仍改儒服,用今名。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。詩與陳恭尹、樑佩蘭稱嶺南三家。有《翁山文外、詩外》、《廣東新語》、《四朝成仁錄》等。均乾隆朝嚴禁之書。 ► 673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