輔德廟碑歌
綠之渚兮浣侯衣,青厥蟾兮神所依。未壯而逝兮匪夭,白首者拜兮莫之敢非。
潮來兮潮往,侯朝出遊兮夜歸。侯昔家兮今廟,奠椒醑兮神其我釂。
渺渺兮綠之渚,子陵在上兮子胥下。羊裘孔樂兮鴟夷猶怒,勾吳炎漢兮俯仰今古。
侯之願兮天不違,保我民兮靡兵靡飢。水無蛟蜮兮山無貙豹,有蘋有芷兮歲其報。
彭殤共盡兮孰盡而神,不死者心兮幻者身。雨八荒兮先我桑梓,刊此石兮百世之史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註釋
- 渚 (zhǔ):水邊的小塊陸地。
- 浣 (huàn):洗。
- 蟾 (chán):傳說中的月中蟾蜍,這裏指月亮。
- 椒醑 (jiāo xǔ):椒酒,用椒浸泡的酒,古代用於祭祀。
- 釂 (jiào):飲盡杯中酒,這裏指神靈接受祭品。
- 子陵:指東漢隱士嚴光,字子陵。
- 子胥:指春秋時期吳國大夫伍子胥。
- 羊裘:羊皮衣,指隱士的服飾。
- 鴟夷 (chī yí):古代盛酒的皮囊,這裏指伍子胥的悲慘結局。
- 勾吳:指吳國。
- 炎漢:指漢朝。
- 貙豹 (chū bào):古代傳說中的猛獸。
- 蘋 (pín):一種水生植物,古代用於祭祀。
- 芷 (zhǐ):一種香草,也用於祭祀。
- 彭殤 (péng shāng):指長壽和短命。
- 桑梓 (sāng zǐ):指故鄉。
翻譯
在綠色的水邊,我洗着侯爵的衣服,青色的月亮下,神靈依附。未到壯年便逝去,並非夭折,白髮老人拜祭,無人敢非議。 潮水來了又去,侯爵白天出遊,夜晚歸來。侯爵曾有家,如今成了廟宇,供奉椒酒,神靈接受我們的祭品。 遙望那綠色的水邊,子陵在上,子胥在下。穿着羊皮衣的孔樂,與憤怒的鴟夷相對,吳國與漢朝,古今俯仰。 侯爵的願望,天不違背,保佑我們的民衆,無戰爭無饑荒。水中無惡蛟,山中無猛獸,年年有蘋芷供奉,以報神恩。 長壽與短命,終將同歸於盡,誰能永恆如神?不死的心靈,幻化的身體。雨水遍佈八方,先滋潤我的故鄉,刻下這塊石頭,成爲百世的史冊。
賞析
這首作品通過對古代侯爵的祭祀和神靈的描繪,表達了對歷史英雄的敬仰和對和平生活的嚮往。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,如「綠之渚」、「青厥蟾」等,營造了一種神祕而莊嚴的氛圍。通過對「子陵」、「子胥」等歷史人物的提及,展現了歷史的滄桑和人物的命運。最後,詩人通過對「桑梓」和「百世之史」的描繪,寄託了對故鄉的深情和對歷史傳承的重視。整首詩語言凝練,意境深遠,充滿了對古代英雄和神靈的崇敬之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