遊太虛觀臨池賦詩

路入煙羅別有天,我來散發坐風軒。 玉壺積翠花香潤,石洞藏丹雲氣溫。 水影倒棲鬆頂鶴,谷聲遙荅嶺頭猿。 箇中妙處誰能畫,寫入篇章當草玄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煙羅:形容山間雲霧繚繞,如同輕紗。
  • 散發:解開束髮,形容自在不羈。
  • 風軒:有窗的長廊或小屋,常用來指代風景優美的亭臺。
  • 玉壺:比喻清澈的池水。
  • 積翠:積聚的綠色,指山間翠色。
  • 藏丹:藏有仙丹,指石洞中神祕的氣息。
  • 水影:水面反射的影像。
  • 倒棲:倒掛棲息。
  • 谷聲:山谷中的回聲。
  • :同「答」,迴應。
  • 草玄:書寫或繪畫,此處指作詩。

翻譯

小路穿過如煙的輕紗,通向另一個世界,我來到這裏,解開發束,坐在風中的亭臺上。清澈的池水中積聚着翠綠的山色,花香潤澤;石洞裏藏着仙丹,雲氣中帶着溫熱。水面的倒影中,松樹頂上的鶴兒倒掛棲息;山谷的回聲遙遠地迴應着嶺上的猿啼。這其中的妙趣誰能畫出?我將它寫入詩篇,當作草書一般揮灑。

賞析

這首詩描繪了詩人遊太虛觀時的所見所感,通過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語言,展現了山間的神祕與寧靜。詩中「煙羅」、「玉壺」、「藏丹」等詞語,構建了一個超脫塵世的仙境。詩人以「散發坐風軒」的形象,表達了對自然的熱愛和嚮往自由的心境。結尾的「寫入篇章當草玄」,則體現了詩人將所見所感轉化爲藝術創作的願望,展現了詩人的藝術追求和創作激情。

尹廷高

廷高,字仲明,別號六峯,遂昌人。其父竹坡,當宋季以能詩稱。仲明遭亂轉徙,宋亡二十年,始歸故鄉。嘗掌教於永嘉,秩滿至京,謝病歸。所著有《玉井樵唱正續稿》。自題其卷首雲:「先君登癸丑奉常第,宦遊湖海,作詩凡千餘首。丙子,家燬於寇,遺編散落,無一存者。僅憶《秋日寄僧》一聯曰:『白蘋影蘸無痕水,黃菊香催未了詩。』先業無傳,雅道幾廢,不肖孤之罪也。」觀此,則仲明詩學,有自來矣。 ► 283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