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註釋
- 杜宇:即杜鵑鳥,其叫聲常被形容爲「不如歸去」,在古詩詞中常用來表達思鄉之情。
- 巇嶮(xī xiǎn):形容險峻,這裏比喻世態的險惡。
- 溪壑:山間的溝壑,比喻世間的艱難險阻。
- 蕭疏:稀疏,這裏形容頭髮稀少。
- 雪霜:比喻白髮。
- 行役:指在外服役或旅行。
- 篆(zhuàn):指點燃香篆,即點香。
翻譯
春天深了,遊子更加思念故鄉,憂愁地聽着杜鵑在斜陽下哭泣。 世間人情險惡,如同山間的溝壑,客居他鄉的頭髮稀疏,容易生出白髮。 百里之內荒涼無人煙,雞犬聲稀少,十年奔波只爲躲避豺狼般的危險。 何時才能安心坐下,不再四處奔波,點燃銅爐中的香,享受漫長的清靜白晝。
賞析
這首作品表達了遊子在外的深切思鄉之情和對世態炎涼的感慨。詩中,「杜宇哭斜陽」形象地描繪了遊子的孤獨與憂愁,而「世情巇嶮多溪壑」則深刻反映了社會的險惡。後兩句通過對荒涼景象和奔波生活的描寫,進一步強化了遊子的無奈與渴望安定的心情。整首詩語言凝練,意境深遠,情感真摯,表達了遊子對故鄉的深深眷戀和對安寧生活的嚮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