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註釋
- 虎踞龍蟠(pán):形容地勢險要,像虎蹲着,龍盤着。
- 莽爲墟:荒廢成爲廢墟。
- 孫劉霸業:指三國時期的孫權和劉備的霸業。
- 一抔土:一捧土,比喻微不足道。
- 王謝虛名:指東晉時期的王導和謝安,他們的名聲雖大,但實際成就有限。
- 數板書:指書籍,這裏比喻虛名。
- 瓜步:地名,在今江蘇南京附近。
- 鐘山:山名,在南京。
- 蕭疏:稀疏,冷落。
- 此老爭墩:指歷史上的爭鬥。
- 擾擾:紛亂的樣子。
- 渠:他,指代前文的「此老」。
翻譯
金陵的地勢險要,畫中的景象也比不上,但當時的宮殿已經荒廢成了廢墟。孫權和劉備的霸業,如今不過是一捧土,王導和謝安的虛名,也只是幾頁書上的記載。瓜步的風濤依舊浩渺,鐘山的松竹依然稀疏。自從那些歷史上的爭鬥之後,紛亂的局面一直延續至今,都是因爲那些爭鬥。
賞析
這首作品通過對金陵古都的描繪,表達了作者對歷史變遷的感慨。詩中,「虎踞龍蟠」形容金陵地勢的險要,而「莽爲墟」則突出了歷史的滄桑。通過對孫劉霸業、王謝虛名的對比,作者揭示了功名的虛幻和歷史的無常。最後,以「此老爭墩」爲引,批評了歷史上無休止的爭鬥,導致了社會的紛亂。整首詩語言凝練,意境深遠,表達了對歷史和現實的深刻思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