遊卜將軍墓祠

· 王逢
時危短吾裾,薄遊東昆野。 有唐將軍塋,肅肅風露下。 木葉金甲動,土花碧血灑。 居然神兵棲,夜思石驎馬。 二蛇顧首尾,勢若無禦者。 當時陣或然,威福巫得假。 靈烏拂人首,疏火散村社。 湠湠婁江波,壯懷託申寫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短吾裾(jū):意指縮短衣襟,表示生活簡樸或處境艱難。
  • 薄遊:指漫不經心的遊歷。
  • 東昆野:地名,具體位置不詳。
  • (yíng):墳墓。
  • 肅肅:形容風露的寒冷。
  • 金甲:金屬製成的鎧甲,這裏指墓地上的裝飾物。
  • 土花:指墓地上的野花。
  • 碧血:指烈士的鮮血,這裏比喻英勇犧牲。
  • 石驎馬(lín mǎ):石雕的馬,驎馬指駿馬。
  • 禦者(yù zhě):抵禦者,這裏指能夠抵抗的力量。
  • 靈烏:指烏鴉,古人認爲烏鴉有靈性。
  • 疏火:稀疏的火光。
  • 湠湠(tān tān):形容水波廣闊的樣子。
  • 婁江:江名,具體位置不詳。
  • 壯懷:豪邁的情懷。
  • 申寫:抒發,表達。

翻譯

在動盪的時代,我簡樸地穿着衣裳,漫不經心地遊歷到東昆野。 那裏有唐代將軍的墳墓,在寒冷的風露中顯得格外肅穆。 墓地上的木葉和金屬鎧甲在風中搖動,野花像是烈士的鮮血灑在土中。 彷彿有神兵棲息在這裏,夜晚我思念着那石雕的駿馬。 兩隻蛇相互對峙,彷彿沒有能夠抵抗的力量。 當時的戰陣或許就是如此,巫術的力量得以假借。 靈性的烏鴉輕拂過我的頭,稀疏的火光在村社中散開。 婁江的波濤廣闊無垠,我豪邁的情懷藉此得以抒發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在動盪時代中的遊歷經歷,通過對唐代將軍墓祠的描寫,表達了對英勇犧牲的敬仰和對歷史的沉思。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,如「金甲動」、「碧血灑」等,增強了詩歌的視覺衝擊力和情感表達。結尾處的「婁江波」和「壯懷託申寫」則抒發了作者的豪情壯志,體現了對時代和個人命運的深刻感悟。

王逢

元明間常州府江陰人,字原吉。元至正中,作《河清頌》,臺臣薦之,稱疾辭。避亂於淞之青龍江,再遷上海烏泥涇,築草堂以居,自號最閒園丁。辭張士誠徵闢,而爲之劃策,使降元以拒朱氏。明洪武十五年以文學錄用,有司敦迫上道,堅臥不起。自稱席帽山人。詩多懷古傷今,於張氏之亡,頗多感慨。有《梧溪詩集》七卷,記載元、明之際人才國事,多史家所未備。 ► 289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