贈葉羽士

洞門長不鎖,俗客到應難。 琴譜鶯能和,丹爐鶴爲看。 竹陰暗詩壁,松子落玄壇。 道士清溪派,虛堂管翠寒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洞門:指道觀或仙人居住的山洞的門。
  • 琴譜:記錄琴曲的書籍或樂譜。
  • 鶯能和:指黃鶯能夠應和琴聲。
  • 丹爐:煉丹用的爐子。
  • 鶴爲看:指鶴作爲守護者看守丹爐。
  • 玄壇:道教中指神仙的壇場。
  • 清溪派:指道士所屬的道教流派,可能指清修淡泊的一派。
  • 虛堂:空曠的廳堂。
  • 管翠寒:指管理着翠綠而寒冷的環境。

翻譯

山洞的門總是敞開着,但世俗之人想要進入卻並不容易。 琴聲悠揚,黃鶯也能隨之和鳴,煉丹的爐子旁,有鶴守護着。 竹影婆娑,遮蔽了牆壁上的詩句,松子輕輕落在神仙的壇場上。 道士屬於清溪一派,他那空曠的廳堂管理着一片翠綠而寒冷的景緻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道士的清修生活,通過「洞門」、「琴譜」、「丹爐」等意象,展現了道士超脫塵世的境界。詩中「鶯能和」、「鶴爲看」等生動細節,增添了詩意的生動性。整首詩語言凝練,意境深遠,表達了詩人對道士清靜生活的嚮往和對自然和諧之美的讚美。

尹廷高

廷高,字仲明,別號六峯,遂昌人。其父竹坡,當宋季以能詩稱。仲明遭亂轉徙,宋亡二十年,始歸故鄉。嘗掌教於永嘉,秩滿至京,謝病歸。所著有《玉井樵唱正續稿》。自題其卷首雲:「先君登癸丑奉常第,宦遊湖海,作詩凡千餘首。丙子,家燬於寇,遺編散落,無一存者。僅憶《秋日寄僧》一聯曰:『白蘋影蘸無痕水,黃菊香催未了詩。』先業無傳,雅道幾廢,不肖孤之罪也。」觀此,則仲明詩學,有自來矣。 ► 283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