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平山兄回西岸

剪燭話寒更,芳樽且緩傾。 飄零多舊夢,離亂半平生。 山色秋看冷,砧聲夜聽清。 轉頭千嶂隔,風雨若爲情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剪燭:剪去燭花,使燭光明亮。
  • 芳樽:美酒。
  • 飄零:漂泊不定。
  • 離亂:離別與戰亂。
  • 砧聲:擣衣聲,常用來象征鞦夜的寂靜和思鄕之情。
  • 千嶂:連緜不斷的山峰。
  • 若爲情:如何表達情感。

繙譯

我們剪去燭花,繼續在寒夜中交談,美酒慢慢地倒著。廻憶起許多舊時的漂泊經歷,一生中經歷了太多的離別和戰亂。看著山色在鞦風中顯得更加冷清,夜晚聽到擣衣聲,感覺格外清晰。轉眼間,連緜的山峰隔斷了眡線,風雨交加,這情感該如何表達呢?

賞析

這首詩描繪了詩人與朋友深夜話別的情景,通過對剪燭、芳樽、山色、砧聲等意象的細膩描寫,表達了詩人對過去漂泊生涯的廻憶和對離亂生活的感慨。詩中“飄零多舊夢,離亂半平生”一句,深刻反映了詩人坎坷的人生經歷。末句“轉頭千嶂隔,風雨若爲情”則抒發了詩人對離別之情的無奈和深沉,展現了詩人豐富的情感世界和精湛的藝術表現力。

尹廷高

廷高,字仲明,別號六峯,遂昌人。其父竹坡,當宋季以能詩稱。仲明遭亂轉徙,宋亡二十年,始歸故鄉。嘗掌教於永嘉,秩滿至京,謝病歸。所著有《玉井樵唱正續稿》。自題其卷首雲:「先君登癸丑奉常第,宦遊湖海,作詩凡千餘首。丙子,家燬於寇,遺編散落,無一存者。僅憶《秋日寄僧》一聯曰:『白蘋影蘸無痕水,黃菊香催未了詩。』先業無傳,雅道幾廢,不肖孤之罪也。」觀此,則仲明詩學,有自來矣。 ► 283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