題寒山拾得畫像
我讀寒山拾得詩,唐初武德貞觀時。
此必前朝老進士,開皇大業不仕隋。
長歌短舞芙蓉句,開元元和尚無之。
一帚天台國清寺,掃滅人世貪嗔癡。
文殊師利復現世,僧俗未妨疑傳疑。
或題松下讀黃老,臆辨二叟果爲誰。
諺雲橘皮錯認皮,九方皋馬遺黃驪。
嗚呼甚矣吾衰矣,鬱郁都都焉雄雌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註釋
- 武德貞觀:唐初的兩個年號,武德(618-626年)和貞觀(627-649年)。
- 開皇大業:隋朝的兩個年號,開皇(581-600年)和大業(605-618年)。
- 貪嗔癡:佛教三毒,指貪慾、憤怒和愚癡。
- 文殊師利:佛教菩薩之一,代表智慧。
- 黃老:指黃帝和老子的學說,即道家思想。
- 九方皋:古代傳說中善於相馬的人。
- 黃驪:黃色的馬。
翻譯
我讀寒山和拾得的詩,這些詩作於唐朝初年的武德和貞觀時期。這兩位必定是前朝的老進士,他們在隋朝的開皇和大業年間沒有出仕。他們的詩中充滿了長歌短舞和芙蓉般的美句,這在開元年間的和尚中是找不到的。他們用一把掃帚在天台的國清寺,掃除了人世間的貪慾、憤怒和愚癡。有人說文殊師利菩薩再次現世,僧人和俗人對此半信半疑。有人題詩說他們在松下讀黃老的道家學說,人們猜測這兩位老者究竟是誰。諺語說橘皮被錯認爲皮,就像九方皋相馬時忽略了馬的顏色。哎呀,我真是衰老了,鬱鬱寡歡,不知是雄是雌。
賞析
這首詩通過對寒山和拾得兩位詩人的讚美,展現了他們超脫世俗、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態度。詩中提到的「長歌短舞芙蓉句」和「掃滅人世貪嗔癡」,體現了他們詩歌的清新脫俗和對佛教教義的深刻理解。同時,詩人通過自比九方皋相馬的典故,表達了自己對世事的無奈和對自身衰老的感慨,增添了詩歌的深沉和哲理意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