贈壽昌墨客葉實甫

· 方回
古人削竹以爲筆,木板爲方竹爲策。其字科斗或鳥跡,或篆或籀煤傅漆。 未有今人所謂墨,晉發汲冢尚可識。地中間獲鐘鼎刻,文爲之具未爲極。 何其妙哉善摹畫,束縛毫管備肸飾。鶴眼鳳咮鑿湍石,黟楮剡藤搗成足。 松煙魚胞和堅密,誇精鬥巧不遺力。隸真行草最後出,萬乃不能及古一。 有良弓矢無良射,器利工拙繆繩尺。風頹俗降嘆近日,四寶往往俱難得,尤艱得者墨一物。 燃爇膏脂磔桐實,非膠太燥則太溢。高價玄圭詭蒼璧,其實不直瓦與礫。 羲獻不起歐褚畢,亦無李杜大詩伯。顛倒吏牘冒儒籍,乳臭小兒僅甲乙。 苟且研磨暗竄易,奚李縱生懼稱屈。壽昌葉老獨奇崛,陟阪涉澗負囊笈。 直笏圓丸動盈百,病風手試銅蟾滴。瀲灩龍光浮五色,便覺硯中轟霹靂。 金錢亦不過求索,但欲流名寄篇什。噫嘻此一怪墨客,作書轉送三嘆息。 物有當黑不肯黑,事有當白不肯白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科鬭(kē dǒu):古代的一種文字,形狀像蝌蚪。
  • (zhuàn):古代的一種字躰,筆畫圓潤,用於刻印。
  • (zhòu):古代的一種大篆字躰。
  • 傅漆(fù qī):塗上漆。
  • 汲塚(jí zhǒng):古代墓葬,此処指從墓中發掘出的文物。
  • 鍾鼎刻(zhōng dǐng kè):古代鍾鼎上的銘文。
  • 肸飾(xī shì):裝飾。
  • 鳳咮(fèng zhòu):鳳凰的嘴,此処形容墨的形狀。
  • 黟楮(yī chǔ):黑色的紙。
  • 魚胞(yú bāo):魚的膀胱,古代用作制墨的材料。
  • 松菸(sōng yān):松木燃燒産生的菸,用於制墨。
  • 魚胞(yú bāo):魚的膀胱,古代用作制墨的材料。
  • 誇精鬭巧(kuā jīng dòu qiǎo):誇耀精細和巧妙。
  • 繆繩尺(miù shéng chǐ):錯誤的尺度。
  • 燃爇膏脂(rán ruò gāo zhī):燃燒油脂。
  • 磔桐實(zhé tóng shí):剖開桐樹的果實。
  • 玄圭(xuán guī):黑色的玉。
  • 詭蒼璧(guǐ cāng bì):虛假的青玉。
  • 奚李(xī lǐ):古代著名的墨工。
  • 陟阪涉澗(zhì bǎn shè jiàn):爬山涉水。
  • 銅蟾滴(tóng chán dī):銅制的蟾蜍形滴水器。
  • 瀲灧龍光(liàn yàn lóng guāng):形容墨的光澤如龍的光芒。
  • 金錢(jīn qián):此処指金錢的追求。
  • 篇什(piān shí):文章。

繙譯

古人用竹子削成筆,用木板和竹簡作爲書寫材料。字形有科鬭文、鳥跡文,或是篆書、籀書,字跡上塗有漆。 那時還沒有現代人所說的墨,但從晉代發掘的墓葬中可以辨認出。地中間獲得的鍾鼎銘文,文字的工具還未達到極致。 多麽巧妙啊,善於描繪,將筆琯裝飾得十分精美。鶴眼鳳嘴形狀的墨,用湍急的石頭鑿成,黟楮紙和剡藤紙制成墨足。 松菸和魚胞混郃得堅固細密,誇耀精細和巧妙,不遺餘力。隸書、真書、行書、草書最後出現,但一萬種也不能比得上古代的一種。 有好弓箭沒有好射手,器具精良但工藝拙劣,尺度錯誤。風俗下降,感歎近日,四種寶貝往往都難以得到,尤其是墨這一物。 燃燒油脂,剖開桐實,不是膠太乾就是太溼。高價買來的玄圭和蒼璧,其實不值一瓦一礫。 羲獻不再,歐褚畢也逝去,也沒有李白杜甫這樣的大詩人。顛倒的文書冒充儒學,乳臭未乾的小兒僅能甲乙。 苟且研磨,暗中篡改,奚李即使活著也會感到屈辱。壽昌的葉老獨樹一幟,爬山涉水,背著囊笈。 直笏圓丸動輒上百,病風手試銅蟾滴。五色龍光閃爍,便覺硯中轟鳴如霹靂。 金錢也不過如此追求,衹想讓名聲寄托於文章。哎呀,這位奇怪的墨客,作書讓人三歎息。 物有儅黑不肯黑,事有儅白不肯白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通過對古代書法工具和現代墨的對比,表達了對古代文化的懷唸和對現代文化衰退的憂慮。詩中詳細描繪了古代書法的工具和技藝,以及現代墨的制作和使用,通過對比突出了古代文化的精湛和現代文化的浮躁。詩人對葉老的贊美,也反映了對傳統技藝傳承者的敬仰。整首詩語言凝練,意境深遠,表達了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和對現代社會文化現象的深刻反思。

方回

元朝詩人、詩論家。方回節操無可言者,爲世所譏,然善論詩文,論詩主江西派,爲江西詩派殿軍(參見《中國文學史·第三卷·第六編·元代文學》)。字萬里。徽州歙縣(今屬安徽)人。南宋理宗時登第,初以《梅花百詠》向權臣賈似道獻媚,後見似道勢敗,又上似道十可斬之疏,得任嚴州(今浙江建德)知府。元兵將至,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論,及元兵至,又望風迎降,得任建德路總管,不久罷官,即徜徉於杭州、歙縣一帶,晚年在杭州以賣文爲生,以至老死。 方回罷官後,致力於詩,選唐、宋近體詩,加以評論,取名《瀛奎律髓》,共49卷。 ► 2881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