壯士歌

· 王逢
明月皎皎白玉盤,大星煌煌黃金丸。壯士解甲投馬鞍,蒺藜草深衣夜寒,劍頭飲血何時乾?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皎皎:明亮的樣子。
  • 煌煌:明亮煇煌的樣子。
  • 解甲:脫下戰甲,指結束戰鬭。
  • 蒺藜:一種帶刺的植物,這裡指荒野中的襍草。
  • 飲血:指劍上沾有敵人的血。
  • :同“乾”,乾燥。

繙譯

明亮的月光如同潔白的玉磐,大星星閃耀著如同黃金丸一般煇煌。壯士結束了戰鬭,脫下戰甲,將馬鞍作爲依靠,深陷在長滿蒺藜的草叢中,感受到夜裡的寒冷。劍尖上沾著的血,何時才能乾涸?

賞析

這首作品通過描繪壯士在夜間的孤獨與淒涼,展現了戰爭的殘酷和戰士的無奈。詩中“明月皎皎白玉磐,大星煌煌黃金丸”以明亮的自然景象對比壯士的孤寂,增強了情感的表達。後三句則直接描繪了壯士的処境,通過“蒺藜草深衣夜寒”和“劍頭飲血何時乾”的描寫,傳達了戰爭的殘酷和戰士對和平的渴望。整首詩語言簡練,意境深遠,情感真摯,是對戰爭與和平主題的深刻反思。

王逢

元明間常州府江陰人,字原吉。元至正中,作《河清頌》,臺臣薦之,稱疾辭。避亂於淞之青龍江,再遷上海烏泥涇,築草堂以居,自號最閒園丁。辭張士誠徵闢,而爲之劃策,使降元以拒朱氏。明洪武十五年以文學錄用,有司敦迫上道,堅臥不起。自稱席帽山人。詩多懷古傷今,於張氏之亡,頗多感慨。有《梧溪詩集》七卷,記載元、明之際人才國事,多史家所未備。 ► 289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