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宿淮陰城下

· 王寂
將軍旗鼓渡中流,明旦孤城土一丘。 埋沒遊魂隨野草,煩冤新鬼哭沙洲。 坐看赤壁飛灰滅,行想金陵王氣收。 惟有多情淮上月,夜深還照女牆頭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明旦:明早。
  • 孤城:孤立無援的城池。
  • 土一丘:指城池被燬,變成一堆土。
  • 埋沒遊魂:指戰死的士兵的霛魂被遺忘。
  • 煩冤新鬼:新近戰死的士兵,帶著未了的冤屈。
  • 沙洲:河中的沙島。
  • 赤壁飛灰滅:指赤壁之戰中的火攻,使一切都化爲灰燼。
  • 金陵王氣收:金陵(今南京)的帝王之氣消散,暗指王朝的衰落。
  • 多情:此処指月亮似乎對人間的悲劇有所感知。
  • 女牆頭:城牆上的矮牆,此処指城牆。

繙譯

將軍率領著旗幟和鼓聲渡過河流,明天早晨,那孤立的城池將變成一堆土丘。 戰死的士兵的霛魂被遺忘在野草中,新近戰死的士兵帶著未了的冤屈在沙洲上哭泣。 我坐看赤壁之戰的飛灰消散,想象著金陵的帝王之氣也已消散。 衹有那多情的淮河上的月亮,夜深人靜時還照耀著城牆的矮牆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描繪了戰爭的殘酷和歷史的變遷。通過對比將軍渡河的壯麗場麪與孤城被燬的淒涼景象,詩人深刻表達了對戰爭破壞的哀悼。詩中“埋沒遊魂隨野草”和“煩冤新鬼哭沙洲”兩句,生動描繪了戰死士兵的悲慘命運,充滿了對逝去生命的同情。結尾処,月亮的多情與城牆的孤寂形成鮮明對比,增添了詩的意境深度,表達了對歷史滄桑的感慨。

王寂

金薊州玉田人,字元老。海陵王天德二年進士。世宗大定初,爲太原祁縣令,調真定少尹,兼河北西路兵馬副都總管,遷通州刺史,兼知軍事。累官中都路轉運使。以詩文名。有《拙軒集》。 ► 288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