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註釋
- 畿甸(jī diàn):古代稱京城周圍千里之地爲畿甸,這裏指京城及其周邊地區。
- 白草:指枯萎的草,形容荒涼。
- 塞庭:邊塞地區。
- 星入鬥:比喻天象異常,古人認爲星辰異位預示着不祥。
- 雨淋鈴:指雨聲,這裏形容雨勢大。
- 衣冠自鵠形:形容人們衣着破舊,形如鵠(hú,一種鳥),意指人們生活困苦。
- 吳粳(jīng):指江南地區產的粳米,這裏代指糧食。
- 供餉:供應軍糧。
- 隴麥:指甘肅一帶的麥子。
- 向人青:形容麥子長得好,綠油油的。
翻譯
白草遍佈京城周邊,黃沙飛揚在邊塞之地。 正擔心天象異常預示不祥,又害怕大雨如注。 宮殿樓閣中似乎還殘留着龍氣,而人們的衣着卻破舊得像鵠鳥一樣。 江南的糧食供應已經中斷,甘肅的麥子卻長得綠油油,似乎在向人們展示生機。
賞析
這首作品描繪了元代末年京城及其周邊地區的荒涼景象,以及人們生活的困苦。詩中通過對比宮殿的龍氣和人們破舊的衣着,突出了社會的動盪和人民的苦難。末句以隴麥的生機盎然,暗示了對未來的希望和期待。整首詩語言簡練,意境深遠,表達了詩人對時局的憂慮和對民生的關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