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注釋
- 羽人:指道士,因道士常穿羽衣,故稱。
- 仙籍:指道士的名冊,這裡指道士的身份。
- 冠:動詞,戴上。
- 浮丘:古代傳說中的仙山。
- 酂侯:古代官職名,這裡指崔學士。
- 蜀侯:古代蜀地的侯爵,這裡指崔學士將赴蜀地。
- 導騎:引導的騎兵。
- 劍閣:地名,在今四川省劍閣縣,是通往蜀地的要道。
- 親軍:親信的軍隊。
- 緜州:地名,今四川省緜陽市。
- 文翁:西漢時期的蜀郡太守,以興學著稱。
- 勸學:鼓勵學習。
- 魏絳:春鞦時期晉國大夫,以和戎有功。
- 和戎:與戎狄和好。
- 戍自休:戍邊的士兵可以休息。
- 廟堂:指朝廷。
繙譯
崔學士身著道士的羽衣,戴著仙山浮丘的冠冕,他既是酂侯又是蜀侯。引導的騎兵已經先行前往劍閣,而他的親信軍隊則全部到達了近緜州。文翁鼓勵學習,人們應該畱戀於此,魏絳和戎使戍邊的士兵得以休息。唯有夜晚的酒宴歡樂不要厭倦,因爲朝廷他日將少有閑暇的遊玩。
賞析
這首詩是薛能送別崔學士赴東川的作品,通過描繪崔學士的仙風道骨和即將赴任的盛況,表達了對崔學士的贊美和祝福。詩中運用了歷史典故和地名,如文翁勸學、魏絳和戎,增加了詩歌的文化內涵。結尾的“唯有夜樽歡莫厭,廟堂他日少閑遊”則透露出對崔學士未來仕途的期許,希望他在忙碌的朝廷生活中也能享受片刻的歡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