鴛鴦

雙浮雙浴傍苔磯,蓼浦蘭皋繡帳幃。 長羨鷺鷥能潔白,不隨鸂鶒鬥毛衣。 霞侵綠渚香衾暖,樓倚青雲殿瓦飛。 應笑隨陽沙漠雁,洞庭煙暖又思歸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苔磯(tái jī):水邊長滿青苔的石頭。
  • 蓼浦(liǎo pǔ):長滿蓼草的水濱。
  • 蘭皋(lán gāo):長有蘭草的水岸。
  • 鸂鶒(xī chì):一種水鳥,外形像鴛鴦,但比鴛鴦略大。
  • 渚(zhǔ):水中的小塊陸地。

翻譯

鴛鴦成雙成對地在長有青苔的石頭邊浮游嬉戲,在長滿蓼草的水濱和長着蘭草的岸邊如繡帳幃般美麗。

常常羨慕鷺鷥能夠如此潔白,不像鸂鶒那樣爭鬥比美。

晚霞映照在綠色的小洲上,使得香衾都變得溫暖,高樓倚靠着青雲,宮殿的瓦片彷彿在飛舞。

應該嘲笑那些隨着太陽運行的沙漠大雁,在洞庭湖水暖時又想着迴歸。

賞析

這首詩以鴛鴦爲主題,描繪了它們的生活環境和習性,同時通過與鷺鷥、鸂鶒、大雁的對比,表達了作者對鴛鴦的讚美和對其他鳥類的一些看法。

詩的前兩句通過「傍苔磯」「繡帳幃」等詞彙,生動地描繪了鴛鴦的棲息之地,展現出它們的自在與美麗。接下來,詩人將鴛鴦與鷺鷥和鸂鶒進行對比,突出了鴛鴦的純潔和與世無爭。「長羨鷺鷥能潔白,不隨鸂鶒鬥毛衣」這句詩,表達了詩人對純潔和寧靜的嚮往。

詩的後兩句則通過描寫晚霞、綠渚、高樓等景象,營造出一種溫暖、高遠的氛圍。同時,以沙漠雁的隨陽而歸與鴛鴦的自在生活形成對比,進一步強調了鴛鴦的獨特之處。

整首詩語言優美,意境清新,通過對鴛鴦及其他鳥類的描寫,傳達了詩人對美好品質的追求和對寧靜生活的嚮往。

盧汝弼

唐末五代時范陽人,字子諧。盧簡求子。唐昭宗景福中擢進士第。文采秀麗,一時士大夫稱之。歷臺省,累遷爲祠部郎中、知制誥。後至太原,李克用奏爲節度副使,累奏戶部侍郎。李存勖嗣晉王位,亦頗倚重之。後唐建國前卒。 ► 8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