過楊駙馬亭子

· 錢起
衣冠在漢庭,臺榭接天成。 綵鳳翻簫曲,祥鱣入館名。 歌鐘芳月曙,林嶂碧雲生。 亂水歸潭淨,高花映竹明。 退朝追宴樂,開閤醉簪纓。 長袖留嘉客,棲烏下禁城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衣冠:指士大夫的穿戴,也代指士大夫、官紳。
  • 臺榭:建在高臺上的木屋,多爲遊觀之所。
  • 天成:自然而成,非人工所能及。
  • 綵鳳:神話傳說中的五彩鳳凰,常用來象徵吉祥。
  • 翻簫曲:指鳳凰展翅,如同演奏簫曲。
  • 祥鱣:鱣(zhān),即鱘鰉魚,古代認爲其出現是吉祥的徵兆。
  • 歌鐘:古代打擊樂器,即編鐘。
  • 芳月:美好的月光。
  • 林嶂:嶂(zhàng),像屏障的山峯。林嶂指山林。
  • 碧雲:青雲,常用來形容高遠的天空。
  • 亂水:指水流湍急。
  • 歸潭:潭,深水池。歸潭指水流匯入深潭。
  • 高花:高處的花朵。
  • 退朝:指官員下班離開朝廷。
  • 追宴樂:追尋宴飲的樂趣。
  • 開閤:閤(gé),小門。開閤指打開小門,迎接客人。
  • 簪纓:古代官員的冠飾,代指官員。
  • 長袖:指舞蹈時揮動的長袖,也比喻宴會上的歌舞。
  • 棲烏:棲息的烏鴉,這裏指夜晚的景象。
  • 禁城:皇城,皇帝居住的地方。

翻譯

士大夫們在漢朝的朝廷中,臺榭建築高聳,彷彿自然天成。 彩色的鳳凰展翅,如同演奏着簫曲,吉祥的鱘鰉魚遊入館閣,預示着好運。 編鐘的樂聲在美好的月光下響起,山林間碧雲繚繞,景色宜人。 湍急的水流匯入深潭,顯得清澈寧靜,高處的花朵在竹林映襯下更加明亮。 官員們下班後追尋宴飲的樂趣,打開小門,迎接客人,沉醉於冠飾華麗的宴會。 長袖舞動,留下尊貴的客人,夜晚的烏鴉在皇城中棲息。

賞析

這首詩描繪了唐代士大夫在楊駙馬亭子中的宴樂場景,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宴會氛圍的渲染,展現了當時士大夫生活的奢華與雅緻。詩中「綵鳳翻簫曲,祥鱣入館名」等句,運用了象徵和比喻手法,增添了詩意和神祕感。整首詩語言優美,意境深遠,表達了詩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讚美。

錢起

錢起

錢起,字仲文,吳興(今屬浙江)人。天寶進士,曾任考功郎中,故世稱錢考功。代宗大曆中爲翰林學士。他是大曆十才子之一,也是其中傑出者。又與郎士元齊名,當時稱爲“前有沈宋,後有錢郎”。 ► 435篇诗文